,父皇。”
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迎接,这等礼遇可称皇帝之下第一人。
杨勇兴奋的说:“是,父皇。”
杨爽回京还有几日的时间,杨坚先把事情安排了下来,然后点名杨广:“晋王,宇文恺之前提上来说你发明出一种新的建筑材料,可以让楼造的更稳固,更高,名为水泥是吗?”
“父皇,工匠们偶尔发现的,儿臣就是出资让李渊带着工匠们一起不断的尝试,现在还没将全部的比例尝试完,研究出最好的配比来,但是这种材料确实在建造房屋上功效奇佳。”
“宇文恺说想要在各个坊区建造一座高塔,可以更好的监管坊区内的情况,也可以通过高塔之间的传递信息,朕觉得想法不错。”
宇文恺的提议类似于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了望塔。
接着皇帝又说:“方才来了消息,唐国公李澄今日突发疾病,已经去世了,并且唐国公临终之前口述命人写了折子,想要将唐国公之位传给胞弟李渊,你们两人觉得如何?”
杨勇杨广两人对视一眼,杨广先开口了:“老唐国公夫人是母后是亲姊,唐国公府传承不能断,唐国公无子嗣,传国公之位于胞弟,合情合理,请父皇准唐国公之请。”
“不可。”
没想到杨勇这么明目张胆的站出来反对。
“为何不可?”
杨勇据理力争:“国公之位,非普通之事也,李渊年轻,且无建树,父皇大可先让国公之位悬着,也算是激励李渊,努力为朝廷办事,做好了再赐国公之位。”
现在谁还不知道李渊是杨广的人,杨勇自然不想李渊得到国公之位,虽然李渊并无什么实权,但是名义摆在这里,总有些差别。
没曾想杨爽要回来了,杨勇的智商好像也跟着回归了,找了个非常不错的理由来拒绝。
杨广自然不能让他得逞。
“父皇,李渊是个忠厚之人,之前中秋晚宴的时候父皇您也见过他,其人无比实在,做事稳健,现在儿臣也打算让他在大兴城担任更重要的职位,此时唐国公过世,若悬着国公之位无人继承,难免外界有风言风语,老国公夫人身子又一向不好,顾念着亲情,儿臣觉得这样不妥。”
“只是先不赐位而已,李渊若真如二弟所说是个忠厚之人,过两年自然能做出些事迹来,到时候再赏赐不就好了?”
杨广严肃的看着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