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打仗,咱们的兵士吃的粮食是怎么样的?”
“你对此事感兴趣吗?”
“有点,我没去过边关,不知道边关的将士们吃的怎么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也是打仗的关键因素。”
“我军军粮以粟为主,辅以少量的胡饼,麋饼,大军出征时埋锅做饭,粟米烹煮比较耗费时间,地中有野菜便也挖一些,肉类较少,每位士兵出征前还会带一块盐砖。”
这个时代选用小米作为主要的军用口粮,小米比大米的保存时间长,而且大米多产南方,隋朝在北方。
这年代能吃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肉类资源稀缺,而且难以保存,边关生产能力有限很多东西都得运送过去费时费力。
塞外天气干,却也有一个好处,风干肉类保存时间长,所以突厥骑兵身上都带有肉干。
杨广想到了自己之前考虑过的单兵口粮的问题,大隋要提升战斗力,口粮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特别是如果要游击战,单兵口粮必须做到足够的轻便。
出关十几天,全部轻装上阵,若是人人带着十几二十天的小米加上其他武器装备,会变得沉重,所有东西都要往轻量化发展。
于此同时也得兼顾营养和吃饱肚子,吃不饱打不动仗,营养不良容易生病,两者都不能缺少。
“王叔我有一种兵粮的想法,等我实验一下,再让你看看。”
“哦?伱还对此事有研究呢?”
“忽然想到的,我也得试试看可不可行。”
“那自然是可以的,你随时可以来找我。”
见到杨爽和杨广两人关系好像越来越好,杨勇便不耐烦的说:“王叔,晋王他从不懂打仗,估计也就是忽然想到点什么,选好了地方咱们先走吧,我还有好些话要和你说呢。”
“那好,那我们就先走了。”
在杨勇的催促下,杨爽就走了。
杨广看向正在烧火做饭的民夫走了过去,他们看到杨广就热情的打招呼。
杨广看着锅里煮着的小米还有一些菜类,甚至可以看到些许的肉糜,因为现在大兴城资金充足,杨广勒令管物资者绝对不准克扣口粮,而且长安城物资充足,所以民夫的伙食都还算不错的,蔬菜常有,肉类少数时间可以改善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