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今日说的办法,等于是将各地举荐的人才变成各地学堂举荐,理论上没什么差别,最大的差别是这个考试,分级,还有取消名额的制度,这些制度就会产生对比,对比之后有升降级。
以往的察举制并没有任何的处罚措施,毕竟举荐人才不可能说大家都慧眼识珠,若是举荐的人本事不够就要被处罚追责,那么如何有人举荐?
联盟学堂制度,其实也没有处罚措施,只是减少了他们能够得到了奖励,当这个大额的奖励,你得到过了,下次没了,那就是一种变相的处罚,人心总是不足的。
前期因为贵族肯定选自己人,而且朝廷明令了学堂得选当地望族子弟,甚至只每家每姓还要规定名额,实际举荐人选没什么变化,还能拿到朝廷奖励的钱银,何乐而不为。
一旦成型一年年的进行下去,总会有人打破陈规为了获得好成绩好排名好奖励,偷偷的启用那些聪明的寒门子弟,寒门子弟不行了,再后来就是平民中精挑细选最聪明的人才,那么之后大家都会跟上,最终由他们自己来打破这层桎梏。
一定程度上这就是那些高级学校奖学金制度的一种变种,好的学校为了好生源就会用奖学金吸引人才。
而大隋这个制度是反着来,给你学堂高额补贴,你想拿补贴就得不断的去找最聪明的人来就读你的学堂。
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公平的,皇帝不可能一间间的学堂盯着,用考试来选择,至少那些寒门子弟或者平民百姓中最聪明的人会有一线机会。
杨坚便问:“如果施行需要多少钱,需要多少年。”
“钱难估量,时间短则四五年,长则十年应能见成效。”
杨坚能够预想到,虽然这个方案听起来不错,但是真正的施行需要的金钱或许很多,多到让各地的望族愿意花心思来做这件事情。
“父皇,对于大隋来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是最简单的问题。”
杨坚明白了杨广的意思,只要这个方案可以没有阻碍的推行下去,多用些钱而已,这个代价可以接受。
“父皇可以召集诸位各地族老,宣告此事,有兴趣的可以让他们做起来,并且学堂联盟可以分为多级,一级联盟掉下去也不会说完全没了补贴,而是变成二级联盟补贴,这样的话让人更加安心。”
杨坚想了想说:“想法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