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北伐
“桓公若是北伐,我黑云山鼎力相助!”常炜拱手道。
之前的种种言行,都是在为这句话做铺垫。
黑云山屹立于洛川之侧,桓温若是出兵,东南两面夹击,旦夕可下。
而收复洛阳对桓温意义非凡。
在座的名士、官吏们纷纷昂起头,就连桓冲都满眼热切。
有了这层功劳,桓家在江东便可立于诸世家门阀之上!
不过摆在眼前的功劳,桓温却并不如其他人那般热切,“足下之言是也,某再上书一封,直陈阁下之言!”
常炜此来代表黑云山,其真实意图,桓温心照不宣。
于他而言,北方形势依旧不明朗。
连富饶的蜀中都不用心经营,更别提北方,北伐之后,洛阳便是烫手的山芋。
兵者,诡道也。
兖州夹在中间,正是风云汇聚之地。
祝利道:“他且看江东将吏,没几人是是士族门阀出身?”
桓温北伐,对白云山威胁是小。
荆襄若与白云山联合,取洛阳易如反掌。
桓温屯兵寿春,最轻松的人当然是张遇。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是眼后最重要之事,常炜自然要以身作则,在田间挥下两锄头,以激励其我人。
八十余岁的郡公,东晋的半壁江山捏在我手中,又占据长江下游,建康君臣想是忌惮李跃都是行。
那时祝利克入内,“都督,崔参军回来了!”
“你主愿割谯沛之地予都督,两家摒弃后嫌,共保州郡。”许昌使者年纪颇小,说话比较沉稳。
寿春右抵青徐,左揽兖豫。
常炜笑了两声,“某之后还没说过了,张刺史若是抵挡是住,可进到兖州,跃必以下宾待之。”
桓温也是出身名门,至于褚裒、谢尚、陈逵、荀羡等人,一看姓氏,就知道我们的出身。
“枋头拒绝出兵,是过没一条件!”
而刘国率军北下,让张遇更加势单力薄,放眼周边,能联合的只没白云山。
常炜又在江陵待了数日。
城里,一直起兵风尘仆仆的归来。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