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不如乘虚攻入关中,先取长安,然后驱兵向东,收复洛阳,则大事可定也。”
关中豪强多次请求援兵,迫在眉睫,凉州张氏也派人来请求一同出兵攻打关中。
但桓温却一直不为所动。
“汝方才不是说了,殷浩兵败,江东人望皆归吾一人!”桓温眼中泛光。
比起北国,他更在意江东朝廷。
郗超一阵默然,桓温有几次良机可以收复北国,却一直按兵不动,坐失良机。
“南北分野已成定局,数十年来,汉赵、羯赵、冉魏相继败亡,人心丧乱,野兽横行,非汉高、萧何复生,不能安定北地,我区区荆襄一隅,可破军杀将,却不能扫尽天下胡尘,唯有合江东之力,然后北伐,席卷天下,方可成大事也!”
桓温很少在人前袒露过心迹,郗超却是个例外。
两人一见如故,桓温特意将汉高祖和萧何列出来,心意不言而喻。
当然,这也是一次试探。
桓温麾下将领,大多与江东有联系,连他的几个弟弟都跟江东千丝万缕,所以桓温不得不启用蜀中人物。
但这些人才干平平,最多郡守县令之才,无法参赞军机,也不能跟郗超相提并论。
更可况郗超背后还有整个郗家。
在江东影响极大,是桓温拉拢的对象。
王谢荀殷与司马氏抱成一团,共同抵抗桓温,桓温占据上游,与江东面和心不和,也一直在暗中争取江东士族的支持。
“能定天下者,唯明公耳,超愿追随明公,效犬马之劳。”郗超当然能听懂桓温言外之意。
的确,一个荆襄不足以横扫北方,只有整合江东,方可与胡人一战。
“大善!殷浩虚有其名,不日即将大败,汝可拭目以待耳!”
“原来明公早有安排。”郗超笑了两声。
桓温一手指着棋盘,一手抚弄长须,“天下皆为棋子,吾居荆襄,却不可局限于荆襄一隅之地也!”
今天精神不佳,两章,大佬们容我喘口气,想想后面的情节……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