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名士
王猛无话可说,一同向前走去,忽听前方路口传来阵阵喝彩声。
喝彩声之后,传来各种器乐之声。
李跃只听出琵琶声、鼓点声,但鲜明的节奏极为欢快,心中好奇,便引着众人上前观看。
却见几个穿着圆领袍的男女正载歌载舞,旁边有人拿着箜篌、胡笳、筚篥、筝、角等乐器。
君子六艺,乐排在第二。
汉魏以来名士多擅长此道,汉末“曲有误周郎顾”的周瑜,作胡笳十八拍的才女蔡文姬,竹林七贤的嵇康、阮咸等,还有孤城胡笳退数万匈奴大军的刘琨……
邺城沦落胡尘四五十年,融合了不少胡人风格。
尤其是舞蹈,奔放热烈。
李跃看的津津有味,却不料身边二十步外有人愤愤不平道:“胡人雕虫小技而已,惜乎北国尽染胡风,竟不知我华夏雅乐。”
声音很大,恰好卡在了节律处,打乱了节奏,让乐声没了先前的欢快之意,舞跳不下,乐声也演奏不下去。
“桓野王,莫非是桓温子弟?”李跃第一时间想到了桓温。
毕竟天下姓桓的人不多,能有如此气度,绝非寻常人家子弟。
一段音律来回吹奏三次,但三次各有不同,引人入胜。
“甚好,甚好,皇帝必不辜负尔等。”在李跃眼中,这些都是无价之宝,他们肯来,说明心向梁国,信任李跃。
古代铜矿集中在雷首山脉(中条山)、太行山脉、秦岭山脉、剑南山地、南岭山区和长江下游丘陵地带。
一静一动、一柔一刚。
“梅花三弄?”李跃一怔。
长笛声悠悠响起,虽然只有一件乐器,曲调却清新活泼,旋律跌宕起伏,时而急凑如风吹雨打,时而婉转如黄鹂脆啼,时而温柔如石上清泉……
几个校事挤了过来,以眼神询问李跃要不要追。
李跃心中一动,说话这人明显不是关东的立场,不然也不会口口声声“北国”。
年纪虽轻,但全身上下流淌出超然物外之气,说不出的潇洒飘逸。
“不敢不敢,在下桓野王,有俗务在身,多有冒昧,就此告辞。”青年将长笛插回腰间,拱手一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