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字,并画了圈。
这个时间与周新刚接到的报警电话中提到的鬼货交易时间几乎一致。
到底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确实耐人寻味。
根据监视的行动队员回忆,“鹞子”自从住进湖边村饭店之后,一直到去一壶春接头,就没有走出过房间半步,就连用餐也都是在房间里进行的。
那么,他是什么时候去的位于大兴银行的市银行公库呢?
当然了,为了避免被发现,负责监视的行动组组员并没有靠得太近。
这是张鑫华的命令,他不想让“鹞子”觉得自己没有诚意,便特意嘱咐手下队员给予“鹞子”一定的个人活动空间。
第一遍看卷宗的时候,方如今也想过这个问题。
既然“鹞子”已经在行动组的监控之下了,为什么不直接在湖边村饭店进行交易,那里岂不是更加的安全?
直到反复阅读卷宗,他才想明白其中的关节。
“鹞子”之所以表现出对张鑫华的信任,实则是有恃无恐的表现。
他的身上有张鑫华最想要的情报,而张鑫华并不确定情报是否就在他的身上。
张鑫华担心惹恼了对方,从而导致停止交易。
在情报没有到手之前,这次接头的主动权始终都掌握在“鹞子”手中,而张鑫华也只能是听从“鹞子”提出的要求。
至于大兴银行的市银行公库保险柜,吴剑光私下认为是张鑫华的监控布置有漏洞,给“鹞子”提供了机会,令他完全可以在饭店里同其他人从容地接头,又或者是趁着行动组的监视人员不备偷偷溜出去。
这符合吴剑光的一贯作风,始终以自己极端的利己主义世界观去度察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
张鑫华则认为“鹞子”断无亲自去银行公库的可能。
银行只有在昼间开门营业的原因,而这个时间段,他在饭店的前后两个门口都安排了人,“鹞子”一个大活人要是在白天众目睽睽下走出饭店,监视的行动队员不可能没看到。
否则,他们也就不用吃这碗饭了。
房间的电话记录也都查过了,只有一个打出的,便是通知在一壶春接头的。
这样来看,方如今更加倾向于“鹞子”在饭店里便已经和人完成了接头。
接头人将“鹞子”托付的重要物品或者是情报带出了饭店,先是存在了保险柜,又返回来将钥匙交给“鹞子”。
也就是说,他们在行动队员们的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两次接头。
张鑫华怀疑这是一女二嫁,甚至是多嫁。
张鑫华给出的价格是二十根小黄鱼,如果还另有买家的话,相信价格也不会较之低多少。
什么人会出如此高的价格购买情报呢?
张鑫华认为首先应该排除红党的地下组织,理由主要有两点:
一是经费不足。近几年,红党的地下组织在党务调查处的不断打压之下,处境十分艰难,不大可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购买情报,反正以他的认知,这种可能性很小。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