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的几次出入才会打开,而负责监视他的特工很明确地说,他们没有看到过猫。
那么,这个通幽之处会是在哪里呢?
方如今仔细回忆,他忽然想起,卫生间的顶棚上有检修口。
如果隔壁的房间也有同样的检修口,且顶棚之上都是相通的,只要有人将检修口打开,一只猫完全可以穿梭于两个房间之间。
这样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鹞子”大门不出,但能和外面保持联络。
自己绞尽脑汁要找的交通员,竟然是一只猫。
听起来似乎有些滑稽。
当然了,重点并非猫,而是猫后面的那个人。
他立即将两个留守的行动队员叫过来问话。
他现在的身份是行动组的临时负责人,在湖边村的留守的行动队员不敢怠慢。
通过特工们的陈述,方如今了解到,他们进入现场之后,立即对现场进行了拍照,随后又对房间内进行了细致搜查,而床单上的印记很有可能就是在搜查之时不小心擦掉的。
并且,各个客房卫生间顶棚上都有类似的检修口,且上面是相通的。
这也是饭店当初装修时处于节省成本的考虑,不过在处理顶棚时也都进行了相应的隔音处理。
除此之外,一个行动队员还提供了“鹞子”订餐的菜单,其中就有熟鸡肝片,这可是猫喜欢吃的食物。
打开检修口,又有食物相诱惑,猫儿自然会寻来。
真是一个完美的设计!
方如今让行动队员打开检修口仔细查看,果然在顶棚上发现了猫爪印。
不过这些印记,在检修口附近却看不到,似乎被人刻意地抹掉了。
而猫爪印的另一端直接通到527房间,527与530中间还隔着两个房间,距离并不算短。
这样,也就能够解释当时为什么在搜查时没有发现藏在天花板深处的猫爪印痕迹。
行动队员只是将头伸进检修口中匆匆看了一眼,发现上面并没有藏有物品,便没有继续深入地搜查。
这也不能怪他们,正常人即使看到了检修口,也绝对不会想到有人会用猫来传递情报。
妙啊,看来这个“鹞子”还真不是一般人。
有了猫儿助力,来回传送情报和钥匙,自然再简单不过。
方如今让行动队员去查了527房间住的客人的登记资料。
沈哲溪,男,金融导报的记者,比“鹞子”入住早一天,在“鹞子”出事的前一天下午退房离开。
时间上倒是能够对的上。
方如今推测,两人应该在“鹞子”入住的当晚便完成了情报的交接,沈哲溪将情报存放在大兴银行公库的保险柜中,随后回来将钥匙传递给“鹞子”。
恰好当天负责接待的侍应生值夜班,据侍应生回忆,沈哲溪入住时只是提了一个小行李箱,并没有看到猫。
对此,方如今倒是不以为然,将猫藏在行礼箱中并不是什么难事。
还有一条重要线索让方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