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亲自直接领导、单线联系,情报组的其他人根本无法了解内情。
按照堂安律实的说法,南野拓哉当时肯定就是去向这些人通报事变消息,紧急做出后续安排。
“可是,这一切跟当时远在临城的张鑫华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南京,而张鑫华一直都在临城任职,应该不是很了解情况,稻叶昌生知道这其中定有原因,只是石原熏并没有讲出来。
“乍一听,确实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根据我们的一名高级情报人员透露,南野拓哉在失踪之前曾经出现在金陵公馆、老东门、报恩寺一带,应该是与通知其他的特工紧急撤离。”
稻叶昌生皱着眉头,这名高级特工对南野拓哉的行踪如此清楚,说明他们之间应该是认识的。
当然了,这不是重点,也不是他该问的。
重点是金陵公馆、老东门、报恩寺一带,应该就是南野拓哉所掌握或者是联系的特工们工作、居住的地点。
石原熏道:“其他的特工我就不说了,经过总部主管南京情报工作的第一情报组的分析研判,其中有一个叫作王翔的人尤其要引起关注。此人是张鑫华在满洲时候的战友,这些年经过几经辗转,调到了南京任副团长。”
“你知道,帝国在满洲的情报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在帝国特工的不懈努力下,王翔在数年前就已经答应暗中为特高课工作了。不过,对于他,我们一直没有赋予实质性的工作。”
东北军内部的亲日派一直都有着相当的市场,甚至一度曾经成为主流,很多的军官同日本人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往来,再加之日本间谍无孔不入,拉拢策反并不是什么难事。
稻叶昌生一直静静地听着,此时问道:“先生,那为什么非要单单怀疑这个王翔呢?”
如果王翔叛变行为坐实了,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杀掉,这也是石原熏称这次任务就是杀人的原因。
“问的好!因为其他几个特工,一直都有和南野拓哉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唯有这个王翔是直到前不久,才刚刚划归到玄武情报组接受南野拓哉的直接领导。”
“也就是说,他从被策反到现在的这段时间,思想上和立场上很有可能发生了变化?”稻叶昌生问道。
“当然了,其他的几名特工也不是完全没有嫌疑。但第一情报组分析研判认为,王翔和南野拓哉失踪的关联性更强,所以建议我们将他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其他几名特工,另外会有人对其进行甄别。”
虽然这些潜伏人员都是由南野拓哉单线联系,直接指挥,但是这样级别的情报员,他们的身份在特高课总部的档案室都有备案,不用担心失联。
但是南野拓哉的意外失踪,让所有可能接触到他的潜伏情报员都有了嫌疑。
要知道这些情报员都很有价值,如果特高课想在南京重新恢复秦淮和玄武两个情报组的情报能力的话,这些人将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是,情报工作的首要原则就是安全。
没有安全这个前提,其他的都不用谈。
如果不能在最短时间内甄别出有问题的情报人员,查清南野拓哉失踪的真相,其他几个情报人员就无法启用,只能陷入漫长的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