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笃定这个沈哲溪就是来跟“鹞子”接头的,因为在他入住的当天,也同样点了一份熟鸡肝片。
现在有了527房间顶棚上的猫爪印作为佐证,完全可以确定沈哲溪就是替“鹞子”传递情报的交通员。
如果再辅以对沈哲溪的行踪轨迹分析,并让饭店的侍应生和银行公库的工作人员对质,更是板上钉钉。
如此,“鹞子”足不出户完成情报传递的事情便算是解决了。
从湖边村饭店返回之后,方如今便将自己关进办公室里,将今晚再次勘察和分析的情况进行汇总。
方如今边想边写,灵感源源不断,钢笔勾画不断,仿佛进入了一种奇妙状态。
过往的经验与知识,在脑海中融汇成一条清清小溪,清澈见底、明快奔流。
连续几天没日没夜的加班,令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可此时此刻他却丝毫不知疲倦。
当写完最后一行字时,已经是深夜两点多钟。
纸上密密麻麻,满是令人头晕目眩的钢笔楷书,和一些简笔画示意图。
就算是不认字的人,只看那几张图,也能看懂大概整个情报传递的过程。
方如今放下纸笔,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端起茶缸喝了一口,凉津津的茶水顺着喉咙滑进食管,进而又到了胃里,心中的疲惫被微微抑住了一点。
又将几处不妥之处稍作修改,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忍不住心潮澎湃。
这份分析报告上,还有几个未能解决的疑点。
第一,保险柜的密码。
这是目前最重要,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可是到目前为止,方如今却没有一点思路。
第二,沈哲溪的真实身份,以及他跟“鹞子”的关系。
第三,藏在保险柜里是不是“鹞子”从上海带来的重要情报,如果不是情报,又会是什么?
第四,留在53房间的钥匙,是“鹞子”打算从一壶春回来之后拿走,还是故意留给他人的,如果是后者,那这个人又是谁?
第五,为什么“鹞子”与张鑫华约定的时间,与报警电话中鬼货交易双方接头的时间一样?
对于第五个问题,方如今倒是有了一些想法和推测。
如果是纯属巧合,显然是没有什么值得推敲的意义。
反之,情报交易的时间是早就定好的,但周新刚得到文物交易的时间在后,如果说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那打报警电话的人,多半会跟“鹞子”案有关,这个人知道情报交易的时间。
从最终造成的后果来看,这个人极有可能故意抛出盗墓贼的线索,将警察局的人引到一壶春来,从而破坏这次情报交易。
方如今眉头紧蹙,由此推断,日本人的可能性大一些。
周新刚这帮警察纯属是被利用了。
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只有在现场制造混乱,闫建波和同伙才有更多的机会出手完成刺杀。
假设这个推论成立,日谍是如何知道情报交易的准确时间的呢?
张鑫华曾经说过,交易的时间和地点是“鹞子”当天早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