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无心朝堂之事。
说来好笑,李岩在众多雾隐门外室弟子中算是佼佼者,当初入雾隐门时,年纪尚小,先生见他天资聪慧,悟性又高,是一个练武的好把式,在他八岁的时候,问他可愿入内室学习,传承雾隐门的衣钵,李岩却极为认真地问道:“可以上战场杀敌吗?”
先生回答说:“可以!”
“那可以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吗?”李岩又问道。
先生想了想,慢悠悠地说道:“这个恐怕不能。”
“好男儿就应该策马扬鞭,征战沙场,建立功勋,锦衣还乡。”李岩小小年纪,说的却头头是道,先生哭笑不得,但是生在将门之家,小小年纪却有这番胆量和见识,着实让先生敬佩。
所以到十岁,李岩觉得在雾隐门实在没有什么好学的,父亲一声召唤,他便立刻离开了雾隐门,做了皇子的陪侍。
皇家书院,里面的学生都是皇室宗亲的子弟。当今圣上子嗣并不多,不像先祖,儿子就有二十几个,公主郡主更是一大堆,所以,历经两朝的老太傅,看着几位皇子,总是想起当年书院,人声鼎沸的情景,尤其是那个天资纵横的十三皇子,只是可惜了。李岩对前朝之事不甚了解,只知成王败寇的道理,况且他回到书院的时候,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很久。
当朝的皇帝陛下的几位皇子中,最像陛下的人就是三皇子赵玉龙。大皇子赵玉朝,是皇后娘娘的嫡长子,当今的皇太子,二皇子英年早逝,余下的几位皇子大多平庸。
皇帝陛下是中意三皇子的,因为皇太子的性格过于软弱,文治还可以,但是在这乱世之中,空余一腔书生意气往往是不够的。三皇子上过战场,立过军功,曾经与陛下并肩作战,征伐仙女城,虽然文治不如太子,但是朝中有的是满腹经纶的大臣。但是因为祖制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皇帝陛下虽是偏爱三皇子些,但是却无法改立太子,况且改立国储,乃是大事,没等皇帝陛下开口,就已经跳出一堆大臣,搬出祖训,把皇帝陛下堵得哑口无言。
赵玉龙知道祖制不可违,但是再不可违,也是有先例的,远的不说,就拿当朝的皇帝陛下,这个皇位还是从先皇的手中夺过来的。当年先皇宠爱年幼的十三皇子,加之十三皇子天资聪颖,能文善武,先皇改立太子,最后在伐陈归来,被陛下夺得先机,以清君侧,灭妖女为名,屠尽十三皇子母亲魏贵妃一族,先帝归来看到宠爱的妃子和皇子被杀,一气之下重病不起,这才有了当今陛下坐在龙椅上的局面。
谋反是死罪的,赵玉龙很聪明,他不会头脑发热地做这种事情,所以他需要朝中各方势力的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