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梁寒郡的日记书 > 旷野or《作》鉴赏(2024.12.9)

旷野or《作》鉴赏(2024.12.9)

    两个结尾,一个写虚一个写实,觉着还是写实放在结尾更好一些。写实看起来写的东西很确切,实际上会更加朦胧,如果你以抽象的思念结尾,就不如以实际的夕阳结尾。虚与实相比,竟然还是实的内涵更多。实可以虚,虚不可以实啊!斜阳也可以是想象中的斜阳,而思念只能是没有实体的思念。

    平稳就很好。频繁修改还哪有好呢?

    难道,它们发明了这么多条条框框,就只是为了欺负人的么?

    挺讨厌乱说话制造焦虑的人。但是,对我渐渐没用了。我能自我审视,自我管理,不需要听这些建议。

    变化之后才看出哪里不同了,于是想起之前为什么坚持。我都忘了哈哈。

    看完一个高产作家绝大多数作品,真的是个大工程。图书馆的藏书也是有限的,后面再要看,就得自己买啦!但是,现有的还没读完呢!

    今天看《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在不抓紧毕业前看不完的。主人公是一个经常想到死的年轻人,确实,年轻人会被这个字所困扰。

    测量一个长度不确切的东西,指针不会铿一下停在哪里,机器也不会嘟嘟嘟提示已经测量完毕,就这样,一直比量下去,没有尽头。

    怎么样写很多人物却不让读者感到闹心呢?那就是以介绍为主,而且有一定的结构感,比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看似是介绍四个,但让人感觉这就是一个整体,缺了一些反而不舒服。

    人与人的关系,既然有所收获,那势必要有所付出。

    限定目标,才能让生活变得简洁。如果一味地去冒险,那要应对的要考虑的,就开始繁杂了。

    那时候是,选择许多,内容丰富,时间总是在一轮又一轮的奇妙中度过,属于在热闹里孤独着,时间流逝得不快不慢。自从,所有的色彩都接到了手机上,我觉得有些热闹感消失了,只剩下嘈杂和孤独。就是,人真的无法集中精力一心一意地做一件大事情了,总是零零散散,七七八八地将生活碎片散落得到处都是,注意力也从来没有办法集中起来,一会儿是a,一会儿是b,一会儿又是c,似乎全世界都是自己的朋友。而自己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没有一个说得上的朋友。

    于是,嘈杂,孤独,凌乱不堪。也想过构筑一个纯粹的,专注的,极端的,尖锐的世界,可是已经失去了某些必要的东西了罢!到何处寻找呢?

    就像到了一定的年纪了,心灵的某种像乌龟壳一样的东西悄然消失,再也不能躲回去了,就像身处旷野,四下无遮无拦,天空骤然变黑旋即倾盆临头,自己却只能在雨中独自地彳亍,手里握着的不是严格意义的伞,只能算是某种心灵安慰的东西,毕竟在这狂风暴雨之中,伞已经失去了它的物理意义,变得抽象。

    说自己是有思想的,其实也确实是有,只不过,那些思想就像什么呢?就像在一个地方转圈,每转一圈就对同样的事物得出不一样的评价,事物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打在上面的光与影。思绪万千,形态各异,然则只是同一个念头在不断地随机地扭曲伸缩而已。说是思想,更不如说是纠结,无休无止的纠结。

    确实能从文字中看出那青石壁一般的冷淡。

    《作》真的像是冲锋号,但这音乐里的大部分意蕴是道别。

    来历不明的光与深不可测的暗,交替着,在一颗枯槁的心灵之上。

    用无来形容抑郁,是很厉害呀!无中生有再归于无,一直循环,这就是抑郁吧!

    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各有各的心事。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

    文笔没得说。

    是会选择纠结,但是我已经选择了忘却。但是故事在纠结之中嘛!没了纠结,就没下文了。

    我会如此选择,如果可以于内心之中了结,何必要把它引向实际的东西上呢?

    运用的比喻太多了,文字变得五颜六色的,不过确实很喜欢这种意识的不断切换,实体产生消失产生消失,新鲜有趣。

    嫉妒是一座牢狱,嫉妒别人的人,是这座牢狱之中自我折磨的囚徒。人是自愿走向它,自己带着钥匙和锁,亲手将自己锁了进去,又用尽全力把钥匙扔在数十米以外的草丛。

    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像狂风一般席卷而来,吹散了头顶的这片阴霾,强光借此机会一束一束地射向地面,乌云顺着风而逃走,露出打卷的高云。过去的黑暗在此时此刻被丢弃在脑后,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死去,又有什么在心里新生。

    我并不是充满激情非做这件事不可,只是这份工作需要有人做,我又恰好选择了它,仅此而已。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花都大仙医九春宴盛京有风月北门老枪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