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会跟着文殊菩萨称赞那位佛陀,菩萨的无上功德,把这位过去的事迹讲出来,最后就形成了一部新的经文。
于后者,佛祖会说在未来世有什么什么佛,菩萨出世,然后发大宏愿,传下什么法门,接着又会经历什么劫难,最后又会有什么成就,同样也形成了一部新的经文。
仙道偶尔也会用这种办法,不过这种办法不在于编写新的经书,而是直接在后来的经文中添加一些小部件,比如说《清静经》中,本来正文在“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已经可以了。
但是为了彰显门人弟子之名,特意在后面加上了“仙人葛翁曰”“左玄真人曰”和“正一真人曰”。
仙人葛翁说的就是葛天师,左玄真人,为灵宝天尊下大贤真人,曾受召闻灵宝天尊宣阐戒行。当然也有一说左玄真人乃是尹喜仙师。不过以大神通者们的玩法,不是没有可能性。至于最后的正一真人,说的就是神仙道龙虎山一脉的祖天师张道陵。
而仙人葛翁又说: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
这一句话,直接点出了东华帝君,金阙帝君和西王母三位大神,这三位也同样是最早以神道修仙道的存在,东华帝君自然不用说,乃是纯阳真人前身东王公所化,金阙帝君名为金阙后圣太平帝君,传闻乃是太平道主所证,至于最后的西王母就更不用说了。
一部经文,点出了六个仙神,这六位也随着经文的传播而留下了传说,这才是道德天尊的手段。
如果让牧尘过去,要么在后面加上第四段“微尘道人曰”,要么就是来填一句“西王母受之于微尘子。”后面接着“微尘子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
完全不会有任何矛盾,这种传播方式别说大罗特性,说不准都能直接证道大罗。为什么还有人执着于闹地府,闹天宫呢?
说白了还是因为天宫和地府的特殊性,天宫象征天道,地府象征地道,闹天宫和闹地府也是需要由头的,自然不能是因为自家朋友,亲戚正常陨落而去找地府复活。
大一点的理由得是天规和幽冥律法之中的不合理,小一点的也是得是哪个天神地祇违反了规定,出现了差错,造成了大大小小的后果。
只有这样,纠正天庭和地府不符合天道,地道运转的行为才能去“闹”,要是随便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去“闹”,那叫“找茬”,都不用去天宫,地府,就先被天数运转给抹了。
纠正了错误,让混乱走向秩序,哪怕只是一件很小的事,却也会得到一些眷顾,天道气数和地道气数的加持之下,会跑修行者获得不少的好处,在回溯本源的时候减少天道和地道的运转,同时在超脱时空长河的时候,减少时空长河对于修行者的束缚。
这才是闹天宫和闹地府的真理,不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