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上是魔道的教主,在魔界有圣人之名,但是,说起权力来,也就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若是让那些天魔主在分去一点,说不准祂这位魔皇就要去陪魔祖或者和六天故气作伴去了。
所以,在人道大神通者,混元教主们决心推倒魔元的时候,这位魔皇实际上也暗中下手了,甚至于最后还让化身做起了老本行,成为了和尚,跑去带人端了明太祖钦定的传人,扶持了另一位“马上的文皇帝”上位。
朱瞻尘越想越觉得很对味,因为除了这位之外,他是想不出哪位佛门大佬不爱传播佛法,喜欢跑出来帮人争权夺利的,而且在朱棣曾经想要封佛教为国教时,还一力推脱。
没错,虽然最后没封佛教为国教,但是最开始的时候朱棣还是想过这件事的,倒不只是因为道衍和尚姚广孝对他的帮助,更多的还是为了正统。
众所周知,当年武明的开创者朱元璋年幼时候没有饭吃,最后不得不投身入了寺庙之中,出家当了和尚。
可惜的是,和尚没当几年,寺庙经营不善就被不得不再次流落街头化缘,最后加入了明教之中。
但是,那段经历却广为人知,朱元璋自己也并不避讳这一点,反而常常提起此事,以表达自己也是老百姓出身,拉进自己和普通人的关系。
朱元璋自己不这么想,不代表朱棣一点想法也没有。朱棣平生最大的心结就是得位不正,哪怕他自诩文成武功远超大部分的论文,直追唐太宗,却也顾忌自己是“造反出身”,死后被人诟病。
为此,朱棣不惜自打脸,否定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存在,自称自己乃是从朱元璋手中接过大明,朱允炆在位的那段时间不过是谋逆篡位而已。
要知道,他当年骑兵靖难的时候,打出的口号可是“清君侧”,也就是所谓的“陛下身边有坏人”。
“清君侧”能够获得认可的第一要素就是承认如今坐在皇位的帝王的合规性,如今直接否定了朱允炆的存在,这也是变相的自相矛盾了。
一般而言,帝王最忌讳的就是这一点,但是朱棣还是这么做了,他对于正统的执念不可思议,直到现在他也不肯放过所谓的“靖难余孽”“建文乱党”就是这个原因,只有建文是乱臣贼子,他才能是正义的,光明的,当然也有小部分原因是为了逼出建文帝,拿到建文帝临逃出宫之前,准备东山再起予以凭证的传国玉玺——和氏璧。
不过,朱允炆躲得相当谨慎,十几年了,也没被他们发现踪迹,朱棣自然得从别的地方找补,封佛门为国教有三大好处,第一个自然是如同之前所说,作为联系朱元璋和朱棣关系的证明之一,便是朱棣上位后仍然不曾忘记朱元璋的遗志,和朱元璋经常以曾经的经历自嘲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便是佛门向来有“巧舌如簧”“口吐金莲”封美誉,论及对百姓的吸引力,远远超过道教,甚至于不少王公大臣都是佛门的信徒,有助于宣传他的光辉形象。
第三点就是如果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