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秦王宫中,当代秦王正在批着政务,随口对着身边的人问道:“那小子到哪里了?”
“刚接到的消息,今天午时二刻,尘公子已经到了稷下学宫。”同样有些苍老的太监恭敬地回答道。
秦王拿着刻刀的手一顿:“稷下学宫?他跑到那边是去求学?他都已经大宗师了,他去求什么学啊。”
老太监低声说道:“尘公子他似乎不是去求学的,听说他是去传播自己的学说的。”
“他的学说?什么学说?寡人怎么没听过?”秦王自那次确认了牧尘修为之后就派人调查了一番,结果自然是没有什么意义,他甚至连牧尘修行的是什么功法,突破时候依靠的是什么经典都不知道。
甚至于在牧尘离开之后,还派人多次查找了牧尘的居所,在什么也没找到之后,还特意去请了机关大师公输家传人公输仇去寻找是否有什么密室,机关之类的,结果仍然是毫无所获。
所以,牧尘是怎么离开府邸,怎么修成大宗师的没人知道,就连他也一知半解,不过一听说传播学说,秦王还是瞪大了眼睛。
说不准他这个孙子就是依靠这学说成就的大宗师也说不准,如今诸子百家中一家能有一个大宗师就是大家了,当世三大显学儒家,墨家,道家中也才一两个。
一门能够培养出大宗师的学问,绝对是可以称得上未来的大家学派了,若是这学问好理解,能够蛊……收……得人心,那就是未来的显学。
他赳赳老秦兵强马壮,六国联合尚且不能奈何他们,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如今他们秦国的高官们,大秦学宫中的那些先生们没有几个是老秦人。
他们老秦也没有出过什么大家学派,如果能出一个差不多的,符合他们心意的,自家人的学派,支持推广一下也未尝不可。
老太监低着头:“大王,那边只得了一点消息,说尘公子的学派名为释家禅宗,讲求什么四谛五蕴,缘起缘没以及诸行无常、无我无相。
具体是什么,还没等尘公子说完,就被公孙于打断了,后来尘公子和公孙于对骂了一阵,把公孙于骂到不敢回话才被稷下学宫祭酒荀子阻止了。
在之后,尘公子和荀子两个人单聊起来,只有尘公子那个仆人跟着,尘公子和荀子都是大宗师,咱们的人没敢太靠近……”
“这样啊。”秦王点头:“不过要是想要加入稷下学宫也不容易,至于公孙家……寡人记得前段日子寡人还让人邀请过公孙家主来咱们秦国任职吧。”
“是的,大王。还是您让相帮大人亲自去请的呢。”老太监低声说道。秦王点头:“罢了,寡人记得新学说想要入稷下学宫还有宣讲一关,且看他讲什么吧。”
第二天,荀子办事还是很速度的,堪称雷厉风行。前天上午牧尘说完传下释家,下午荀子就直接去了齐王宫,面见齐王,说了这是。
果不其然,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