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极其严格的家教环境下长大,做出的唯一一件“出格”的事就是爱上了表演,并鼓起勇气站在父亲的书房里忐忑地告诉他自己想要成为演员。
出乎意料的,父亲没有愤怒,没有失望,只是笑着说“好啊,喜欢什么就去做”,然后道:
“既然你喜欢,就要为喜欢的事业努力,获得这个领域的最高成就,你能吗?”
廖京臣欣喜不已,怀揣着来自父辈的期待与鼓励,重重点头说了句:
“我能!”
他就此如愿成为了一名演员,追逐自己的梦想,却没想到未来的某一件事将给他留下深刻的心理阴影。
那是一个粉丝,她探其他明星的班时偶然遇见了还在跑龙套的廖京臣,机缘巧合下开始追随他,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默默陪他从寂寂无名到首次出演电影主角。电影开机发布会上的握手签名环节,廖京臣特意选了这个粉丝,认认真真地给她写to签、向她道谢,却在一年后电影上映票房火爆的时候,发现那张签名卡纸好端端地躺进了父亲书桌下的抽屉。
他愣住,去查,得知粉丝不是真正的粉丝,而是家里特地为他雇佣的职业粉。
廖家不动声色地安排好了他每一条路,从第一个配角开始,到现在的电影主演,他以为他在奋斗,实则却是父亲掌心里的玩具,像一个被操纵的、可悲的游戏npc,举起大剑吭哧吭哧地打怪战斗,赢得的每一座胜利奖杯上写的都是玩家的名字。
这个把掌控当做呵护的父亲爱着他,为他架设每一条路,为他兜底,为廖家兜底。
因为“廖家的人无论做什么都要达到顶峰”。
从此廖京臣心头被浓浓阴影笼罩,他分辨不出别人到底是真心待他,还是被他家里安排着“真心待他”。
他面向台下高呼着的粉丝们只觉得恐慌,幻视她们每个人脑袋后面都漂浮着父亲的脸;他面对圈内好友的笑容,心里会控制不住地去想他们的手机里是不是留存着前不久与他家里的通讯记录和转账记录。
哪怕他最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