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输入框里又有一行字:男主角的人选
廖京臣的手指在键盘上蜷了蜷,将还在输入法预览里的“定了吗”删掉,也把这句未完之语删除,换成:
齐皖发了个熊猫头大拇指的表情包,
他的头像灰下去,廖京臣眼睑低垂似在沉思,半晌抬眸吸一口气,相对轻快柔和的键盘敲击音响起,很快电脑屏幕上便出现一篇针对剧本《叛逆灰姑娘》的细致点评与建议。
瞥了眼时间,廖京臣将文档拖到与齐皖的聊天窗口自动发送,删删改改发出三句,第一句是没什么营养的总结语,第二句是表示他愿意为戏剧社争取更好的舞台和更大的曝光度,最后才仿佛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
齐皖灰掉的头像迅速亮起,真实诠释了当代大学生说完晚安后的熬夜现状。他接收文档,连声夸赞感谢,末了回复廖京臣的问句:
“下届咱们大四”、“不剩下多少时间”等语句在镜头前放大晃过,模拟廖京臣的视线落点。
他默不作声,手指在键盘旁边的桌面点了又点,还未打字就见齐皖继续道:
廖京臣脸上没什么表情地吐了口气,提起精神道:
他拐弯抹角的发言果然被齐皖误解:
廖京臣:
对话结束,齐皖继续熬夜去了,廖京臣向后靠在椅背,眼睛还盯着屏幕上的剧本。
不多时,他微微叹气,不知从哪摸出一把锯齿复杂的小钥匙,将书桌右手边的带锁抽屉打开、拉出。
镜头移焦,放置在抽屉里的是一大摞笔记、摘抄手册,还有几本专业书。
有一样算一样,全是与表演相关的东西。
廖京臣拿出最上方的笔记本放到桌上,埋头写下新的内容,旋即又将它轻轻放回抽屉里。
机位推进,封面上的字迹清晰可辨。
最上面的是一行印刷金字:龙祺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一等奖
紧接着是稍显稚嫩的笔迹:
表演真有趣,做演员要艺考吗?——13岁
再然后是已有固定风格的笔迹:
加入了英语协会和棋社。
不被允许参加表演社,姑且先去文学社吧。——15岁
试着向父母提议走艺考路线,被批评了。
需要按部就班地考大学。——17岁
商学院与艺术学院的教学楼隔得真远。
做了学生会外联部的部长。
错过戏剧社和他们的年度舞台剧。——18岁
成为校长助理。
手里主持的大创项目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少。
今年能有机会去看戏剧社的表演吗?
参与不了,看看也可以。——19岁
最后便是痕迹尚新的一行字:
咣!
舒缓煽情的纯音乐突兀停止,刚刚还沉浸在廖京臣追求梦想而不得的观众们纷纷被这声响动吓了一跳。
是抽屉被廖京臣用力地推了进去,锁死。
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