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所谓的‘仁慈’用心便无比险恶了。”林斐说道,“这不是在逼着那等有冤在心,原本蒙冤的受害者们自相残杀,逼得他们杀的只剩一人能从这里经过么?”
这一番解释听得京兆府尹才绕过山石的脚步下意识的一顿,他早于人情世故里兜转了多年,自是不会驳斥林斐这一番“用心险恶”的说法的,甚至比起林斐口中所言,他见过的,远比林斐所言更恶之人也大有人在。
当父母官当久了,自是见过人性之善,亦见过人性之恶的。
此时对事不对人,有那块堵住“伸冤之口”的山石在前,京兆府尹抬首,看向前方那大门大开的祠堂,一座金光闪闪的镀金狐仙像立于正中二层小楼之上,底下一排神佛则用堪称“憋屈”的姿态密密麻麻的立在狐仙像下首的一层小楼之上。
此情此景,看的京兆府尹没来由的嘀咕了一句:“指不定……还真是如此呢!”
此时林斐已然跟在他的身后绕过了那块堵门的山石,走到院子正中了。没有如京兆府尹一般立时抬首看向那供奉石像的二层小楼,林斐的目光落到了院子正中,那口井上。
井边并没有如那等寻常常用的水井一般,在井边立个便于村民打水的辘轳。这刘家村不远处就有山泉,整个村子并不缺水,自也不是非用这口井不可的。不立辘轳,足可见这口井日常并不是供村民打水用的。
不打水,这井又是做什么的?看着眼前这口比寻常水井宽了不少的井沿以及那摆在井沿上的两个供人坐下歇息的蒲团,林斐默了默,指着那蒲团,问京兆府尹:“这……当不是大人命人摆上去的吧!”
“自然不是。”看着那两个摆在井沿上的蒲团,京兆府尹说道,“我摆这两个蒲团,难道还要让人坐在井边看井下风光不成?”
这水井里又有什么风光可赏的?
“二人不观井。”林斐说着,转头问京兆府尹,“大人可曾听过这句俗语?”
“自然。”京兆府尹点头,看向林斐,脸上的表情也有些慎重,他对林斐说道,“特意摆两个蒲团在井沿上,显然是同这等俗语反着来了。”
“本官问过村民了,都道只是随便摆的,村民们根本不知道是几时在这里摆上的蒲团,只道祠堂修好后没多久,这里便摆了两个蒲团了。”京兆府尹说道,“便是有村民好奇问了,得了一句随便摆摆,供人歇息之后,便也不管了,有时祠堂里有人正在祭拜,外头等候的村民便在这井沿上坐着歇息等候了。”
“这地方处处同风水、俗语反着来,能叫人看了觉得舒服才怪了!”京兆府尹嘀咕道,“难怪总叫人感觉不干净呢!”
“一人不入庙,二人不观井,三人不抱树,独自莫凭栏。”林斐将那句“二人不观井”的俗语补全之后,说道,“这些民间俗语算得一些为人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