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只要他们人数不多,力量不强,也是无用。
相应的,自己的朋友就多了,所能掌控的力量就多了。
解决下相之地的杂乱之事,这个法子很好。
是以,短短一年有余,便是将下相秩序重新梳理一番。
诸子百家,儒家是特殊的。
《韩非子》有语,儒以文乱法,其中之儒定然不包括伏念先生那样的人,定然不包括荀夫子那样的人。
至于齐鲁三杰的另外二人?
难说!
今日,见到一位,扶苏很期待。
“公子盛情,我等受宠若惊!”
“实则,我等从桑海之地前来泗水,也无紧要之事。”
“因数月之前儒家的一些动静,引得始皇帝陛下不悦,是以,掌门师兄有令,让在下前来泗水之地,于郡县内的儒家弟子教导一番。”
“沛县为郡府,儒家弟子不少,便是前来。”
“却……说来,在下还是第一次出小圣贤庄办理此事,该如何教导这里的儒家弟子,尚有忐忑。”
“幸公子在此,我等当垂听!”
将面前案上的茶盏微微移至跟前,张良浅浅笑道,说着,又是一礼。
于此行的四位师兄弟看了一眼,落下一事。
“哦?”
“此事……的确当用心。”
“那些事情,扶苏也有耳闻。”
“确……教导儒家弟子,乃是张良先生之责,扶苏焉得越俎代庖,且……扶苏记得不错,眼下的小圣贤庄内有督察使入内。”
“那些人所言,当更合张良先生所求!”
扶苏轻呷一口香茗。
张良他们是为了这般事?
多月之前的事情,自己还在下相之地,也有耳闻,儒家选拔出的七十二位博士令父皇不悦。
更有一些居心叵测之人行动于齐鲁之地,而儒家偏生没有作为!
岂非取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