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射陂后便开始分兵,各部将主依着先前定计行事。
最先进发的是朱据部。
在副职将军唐咨的引路下,引舟船逆流而上兵临淮阴县,兵力约莫三四千。
唐咨,本是利城郡(曹操划东海郡而置,不久废)的郡兵。
魏文曹丕的黄初六年(225年),利城郡兵蔡方起兵造反杀太守徐箕,并推举唐咨为主。无几,被魏国大军讨平,唐咨逃到海上,之后投靠了江东,被孙权封为将军。
作为徐州本土人,他对地形十分熟悉。
故而在抵达淮阴县后,便亲自引麾下士卒四出劫掠村邑。
淮阴驻军并不多,得悉军情后不敢出城来战,连忙遣人赶赴徐州下邳与淮南寿春,向桓范与满宠告急。
是时,满宠刚刚接到死守城池的天子诏令。
在不能出城野战、只能让骑兵在合肥新城之侧威逼吴兵的情况下,他便以三千士家新军可操舟船为由,让夏侯惠即刻赶去为淮阴作援。
就是赶到淮阴县外露脸,让吴兵忌惮,不敢攻城与四处劫掠即可。
而在下邳的桓范,此时正在对着从子桓禺说教呢!因为吴兵都在合肥新城下攻坚了,而徐州犹没有敌情,这让他不由旧事重提,教训桓禺日后出仕不可学夏侯惠那般多事,徒增他人嗤笑。
所以,得悉军情时他还挺尴尬的。
但也不敢耽搁,当即便寻来了驻守在徐州的将军高迁计议。
将军高迁,最早是曹仁的部将。
在曹仁镇守在荆襄时期就跟随了,且在襄樊之战后,还曾经主事迁徙了沔水(汉水)南部的化外荆蛮部落。也正是因为这个缘由,让曹丕觉得他有安民之能,在将臧霸征调归朝后,便让他驻守在徐州,拔除臧霸割据多年的余威。
此时的他已然五十多岁了,但犹老当益壮,不惧戎马之劳。
在得悉贼吴仅是约莫三四千士卒来犯,且还纵兵四出劫掠村邑后,便慨然自请引三千郡兵前去淮阴威慑,让贼吴不敢继续逞凶、荼毒黎庶。
然后,他死了。
吴兵是在示之以弱、唐咨部劫掠是在诱敌。
朱然早就亲率本部万余人伏兵于道了!
有心算无心且精锐对阵郡兵,战果便是高迁临阵死、三千郡兵或死或降、全军覆没;且朱然还收编了郡兵,带着他们“击退了”吴兵,顺利的诈开了淮阴城门.(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