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夏侯惠在隐晦的给路家表态,他是将路蕃当作将率来培养,日后定会让路蕃有若路招功绩的意思吗?
如此,路家怎能不欣欣呢!
所以夏侯惠听罢,愈发无语。
天地良心,他当真没有向路家讨要部曲的心思。
况且,他虽然被增食户了,但也只是让家中生计略有富余而已,并没有打算养太多人而再次囊中羞涩啊!
只是自己此番也是不告来访的,似是还真就容易让路家误会~事实上,路家还真就如丁谧所言。
十余日后,路蕃归来。
在看罢书信后,当即便寻长辈请教。
然后路家长辈都一致觉得,夏侯惠就是这个意思。
很欣喜让路蕃照办之余,还积极的挑选着家中可从军的徒附、让他们与家小作别、收拾好行囊,时刻准备着启程赴洛阳。
所以才刚回到家中的路蕃,再次踏上了东去大野泽的路途。
嗯,是要赶去任城郡(国)。
在他看来,诸多友朋之中,唯有去岁才结交的任城郡樊县人,可堪夏侯惠的部曲。其余者要么行事放荡,要么无意行伍,要么恋桑梓故土,都不是良选。
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暮冬十二月来临时赶到了樊县。
他这友朋姓魏名舒,字阳元。
时年二十五,身长八尺以上,颇健壮,善弓马。
少孤,如今依着外祖家宁氏生活。
性情迟钝质朴、寡言少语,不如世俗时人那般积累名声,故而也不被乡人看重。
但路蕃与他交游以来,知道他从不说人非、不慕权势,更不曾在意他人口舌,是个很有主见与恪守的人。
魏舒对他的到来很意外。
待听闻他的来意后,不假思索就回绝了。
“山野愚钝之人,在桑梓怡然自乐足以,岂敢登贵戚之府,徒增笑柄。”
他是这么说的,态度很坚决。
但路蕃不允许自己第一次为夏侯惠办事就以失败告终。
是故,他故意与魏舒高谈阔论言其他,以声音引来了魏舒的外祖宁氏。
待他外祖宁氏得悉原委后,乃作色呵斥,“有朋不远百里来,以功业恩荣与共,竖子岂负义邪!”
然后,魏舒就开始收拾行囊了(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