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诛首恶公孙渊,并不想残戮他们这些被过些的兵卒。只是卑衍与杨祚都逃入襄平城了,他也无法再释放俘虏与伤兵,但他让所有人放心,魏军会分出粮秣与伤药给他们果腹与救治。
然而,远道而来的魏军粮秣有限,无法供应那么多俘虏与伤兵。
因而他打算让一些尚且能行走的俘虏与伤兵,陪同魏军前去劝降辽燧守将、辽东郡南部各县郡兵,让他们有充足的粮食与可以归家养伤。
对,魏军主将再次将他们释放了。
且还是直接卸甲归田,不复再刀头舔血。
这个决定,让许多伤兵都涕泪横集,朝着夏侯惠的方向伏拜在地,泣不成声的喃喃着各种感恩之言。
古往今来,敌对主将能作到如夏侯惠这般仁慈的,屈指可数。
怎能不令他们感动呢?尤其是他们才刚刚被将率弃如敝履。
也很听话的依令行事,纷纷按照被俘虏袍泽所指示,迅速分成了几队。
而带他们南下的人,是引着一千镇岳营兵卒的司马陈骞。
就是在启程之际,他还深深的看了夏侯惠一眼,语气有些意味难明,“今日方知,陛下为何对稚权器异有加,始终让稚权兼领近臣之职也。”
对此,夏侯惠微怔,一时无语。
他知道陈骞是在夸奖他,也隐隐觉得陈骞似是话中有话,但却一时弄不明白彼潜意思是什么。
而陈骞也没有给予他机会。
感慨罢了,便拱手作别,“将军宽心,属下此去,必不辱命。”
嗯,他引兵南下与夏侯霸会和有三个任务。
一者不必说,是力争劝降南部各县以及辽燧守将,不使彼焚烧粮秣;其次则是占据辽水入海口,让渤海郡与青州海船转运粮秣畅通无堵。
最后的任务,是提前布防与蛰伏,时刻提防着吴军的有可能来袭。
乐浪郡与带方郡大半疆域都在山区,若是吴兵前来劫掠,定不会选择这两个郡。
如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会选择近海而人口多些的县,如平郭县、汶县以及西安平。其中,西安平远在马訾水(鸭绿江)入海口,离得太远了,魏军鞭长莫及,便让夏侯霸与陈骞在辽水入海口各县守着吧。
恰好先前吴兵遣使者来辽东,都是走辽水的。
极有可能“故地重游”。
待陈骞引兵南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