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而言,今日讨论的结果就是一个契机。
丁谧若是能被解开禁锢了,那么意味着他们的儿子也可以——夏侯惠能做到的事情,以他们的权柄想依葫芦画瓢,不过举手之劳。
是啊~私心稍微重了些的刘放与孙资,其实是挺欣喜夏侯惠搞这出的,只是不能将心思表露出来。
甚至还要避嫌,以免让人茶余饭后,非议他们是私心重于法度。
所以他们二人在进入九龙殿就坐后,就保持着缄默,等着其他人给出看法、看各人的反应之后,自己再斟酌得失利弊给与建议。
而素来守身甚正的卫臻,倒没有多少欣喜。
相反,他还觉得夏侯惠此举实在是太胡闹了。
促成浮华案的司徒董昭才刚刚病故没多久呢,夏侯惠就上表给被禁锢之人请功,是出于什么居心啊!
沉浸庙堂久矣的他,当然不会觉得夏侯惠是在故意给庙堂添乱。
而是在乎两种可能。
其一,是夏侯惠为自身考虑,以此来试探天子的心意。
天子曹叡想擢拔宗室与谯沛元勋子弟、如今诸夏侯曹内部不和,这两件事在有心人眼里已然是公开的秘密。
若是庙堂允了他所表,给丁谧录功授职了,那就等于在无声的宣告,讨灭辽东的夏侯惠圣眷无双、天子为表恩宠甚至不吝改变先前的旨意。
也就意味着,其他诸夏侯曹无法与他争锋了。
但早年被称为“庙堂莽夫”的夏侯惠,竟有这么深的城府吗?已然把因势利导玩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吗?
卫臻觉得不可能。
又或者说,早年与夏侯惠有过接触的他,知道夏侯惠为人鲁莽了些、性格刚直了些,但没有表露过谋己的权欲。
更不是那种持功而骄、没有分寸的人。
再者,诸夏侯曹的内部争权,夏侯惠的表现一直都很被动啊!
现今又怎么可能冒着触怒天子的风险,玩弄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小伎俩呢?如此一来,另一种可能就呼之欲出了——夏侯惠此举,或许是被天子曹叡私下授意的吧?从先前将夏侯惠贬谪去辽西、实际上却是为了掩人耳目提前过去为伐辽东做筹谋之事推断,他们二人唱双簧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若是当真如此,那就耐人寻味了。
天子曹叡想做什么呢?
让浮华案的影响随着司徒董昭病故而消散,也是天子在变相的笼络与施恩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