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且士家生子不举、结伴逃亡等状况愈演愈烈,为了日后征战的粮秣考虑,他也觉得是时候让士家休养生息、以裨日后了。
杀鸡取卵,不可取不是?再者,以他对夏侯惠的了解,既然其一是约束皇室了,那么其二便是制衡官员的了。
果不其然。
见他没有作声的夏侯惠,便又继续说道,“其二者,乃是加强监督。武帝出设屯田之政,士家悦之,而今则士家恶之。其崩坏转变之缘由,莫大于人祸也。是故,臣惠事后将上疏,请庙堂计议再增屯田督察举措,不令奸佞之徒中饱私囊、复现武帝时征讨四方而无有粮秣之困也!”
再增督察举措?
那就是名正言顺的,复增校事权柄喽?
曹叡心中暗悦,面上不动声色,只是轻微“嗯”的一记鼻音后,便转头看向卫臻,缓声问道,“稚权此议,卫卿以为可取否?”
好嘛,他这是让卫臻表态了。
毕竟清查士家挂名主事的人是卫臻,届时夏侯惠若上疏,定是绕不开卫臻的。
闻言,卫臻一时踟蹰。
他是有心赞成的。
原因不是可怜士家的处境,而是很清楚的知道,免除士家宫室之役、苛捐杂税以及不伤农事,会让魏国军粮变得充足、以供征伐之需。
是啊,身为三朝老臣的他,只是很单纯的想看到魏国的国力更强盛一些。
且他也知道,这是夏侯惠能争取得到最好的结果了。
但夏侯惠为了获得天子的首肯,犹附上了增加校事权柄的建议,这让他很心塞。
不是口口声声说但求裨益社稷吗?
怎么就开始讨论权术了?
放着堂堂正正的王霸之道不走,却崇尚权诈之术?焉能如此!
“卫卿?”
久久不见答复的曹叡,不由催促了声,还很体贴的宽慰道,“若卫卿觉得不妥,也无需忌讳,直言即可。朕虽颇为意动,却非一言决之。”
话说到这份上,卫臻不表态都不行了。
“回陛下,老臣并无异议。”
两害相权取其轻,他最终还是赞成了。
“善!”
初步达成共识,气氛就变得轻松了好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