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提前批次?”关于这点,郝心这个过来人,在阅读到这里时,想必有所感触。那个甘平安的小儿子,比他当时的年龄还小上许多,只有十七岁。
或许是鲁馨若提前阅读完了资料,知道郝心在惊讶的事情,并为其解释到:“犯不着惊讶,历史上最早加入升阶计划提前批次的人,可是只有九岁。那就是当今信安群的研究指导首席博士,蒋究博士。”其实,在武理这个领域做研究的都知道,较早的启蒙,只是跑步开始前的辅助而已。不过是相当于给运动员在比赛之前,准备了一件好看的运动衫或是一双稳健的跑鞋。
真正的成果研究,在暗星这种巨型沉淀的文明下,也唯有经历“沉淀”才能够取得。
这个道理,郝心当然也明白:“不,我不是在惊讶甘平安小儿子的年龄,我是在想,升阶计划提前批次,是否需要获得家人的同意。”
“你想得挺远的嘛,而这,恰好就是甘平安被当地执行处盯上的原因。”王谦重复着案情。
在星委会的规定中,升阶计划提前批次,仅仅需要征求本人同意即可,家庭成员即便是抚养人也无权干涉当事人自身的选择。可是,这仅仅是星委会定在纸张上的条约而已。
郝心往返于各个地方,处理着大小事件;因此他比那些身居高位的星委会委员们,更清楚居民的生活、下街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在这个时代里,分割人群的不再是金钱,不再是阶级或者权利,而是科技所营造起来的一种可选因素:寿命。升阶计划将暗星人划分成原生人与升阶人两类,虽然两类人在本质上,并无区别,也享有同等的权利。并且基本上原生人群体对于升阶人的科学性管理,也不存在不满。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两种群体有着一样的生活方式。一个百年便燃尽的生命,如何去等待一个几百年、几千年的爱的回馈?这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
居民们满足于升阶人的治理,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就向往成为升阶人的一员。因此在原生人的群体中,也有的家庭,会从小就对自己的孩子灌输延续居民身份的理念。这在郝心所接触到的众多家庭中,遇到过一些。这并非是爱与不爱、理性不理性的事情,这是升阶人所不能想象的“生存理念”。
打个比方,用古早的语言来比喻。原生人就好像是最初的人,而升阶人则是,以人之躯,成为神的个体。在人的视角中,他们感恩于神的仁慈,神的恩赐。惊叹于神的智慧所创造出的奇迹;但是,他们绝不会想要成为神。因为当他们产生这种想法时,这个时代就会帮他们实现。而那些剩下的,没有成为神的人,身心里仅仅留存着一种观念:以人的身份存活下去。
虽说这么讲,有些夸大暗星的科技,但是,郝心却觉得意外合适,用来描述眼前情景。
“嗯,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