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说的就是鲁道夫,恩斯特特意挑选了一批成绩优异,智商高的天才,同时挑选了几个成绩一般的学生。
由于鲁道夫在奥地利学习的比较早,同时学习的内容多,所以知识储备远超黑兴根学生(黑兴根军事学院课程少,知识点少),所以初期经常得到表扬。
可当那些天才慢慢接受到这些知识后,他们和鲁道夫之间的差距每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小。
这给了鲁道夫极大的压力,尤其是考试方面,每次成绩分数都在极速接近(黑兴根军事学院的学生原先没有接触过这些课程)。
“鲁道夫,97分,这次你的成绩依然是全班第一,不过进步不明显,还要多多努力。”班主任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对着鲁道夫说道。
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对恩斯特要求的这种教育方式非常感兴趣,这就是普鲁士义务教育的改进版本。
不同在于,无穷无尽的作业和考试,同时采用百分制,而自己却不用讲解所有题和答案,只需要讲重点就可以,其他任务都交给学生。
也就是说,自己的职责没有多大变化,而学生的任务翻了几倍,以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自己的经验来看,那作业量自己恐怕都完不成,这些学生却要完成,而且他们还做到了,虽然质量不高,但是确实不可思议。
“是的,先生!”鲁道夫在庆幸的同时也有些小紧张的回答道。
“好了,好好看看自己的问题在哪里?”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说道。
“大卫·张,93分,这次成绩很不错,比上回提高了许多,继续努力。
罗伯特·杰维斯,92分……”
“吉姆·刘,32分,不及格。”
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吉姆·刘,你还要多多努力啊?不然以后连同学的背影都看不到”
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作为德意志有名的教师,说实在话,很少见到吉姆·刘这样蠢笨的学生。
要是普通班级就算了,可有鲁道夫和众多优秀学生的衬托,吉姆·刘就不够看了。
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实在想不明白,恩斯特为什么要在班里加那么几个奇葩。
和阿尔弗雷德·埃森贝泽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其他任课老师。
这些教师都不知道鲁道夫的身份,全部是恩斯特用从其他学校高薪借用过来的。
所以对鲁道夫和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但鲁道夫优良的教养,和相对丰富的知识储备(接受教育早),让不少老师对其有良好印象。
那几个天才学生也非常受教师们的欢迎,其学习的速度非常快。
而学习差的学生,自然也受到老师们的不同对待,有的非常严厉,有的比较温和选择劝说的,也有干脆放弃的。
这样一个和前世应试教育类似的班级就在黑兴根军事学院里建立了,他的学习内容,远超其他班级(毕竟鲁道夫要接受的课程多),同时班级里有天才,有一般人,也有差生。
这个班级除了教学内容外和黑兴根军事学院的其他班级也一样正常活动交流。
鲁道夫皇储也因此打开了新世界,交到了许多朋友,第一次接触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