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艰辛,外人难以想象。
数个境界,留在各个关口空等一生之人数不胜数,多少英雄豪杰,天之骄子,最后都落得身死道消之地。
可这百日悟经的机缘,给了自己触摸那虚无缥缈的终点,一点可能。
自然对易年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易年听了仓嘉的话,也没有再多问。只是说了句以前师父说过的话:
他人的终究是他人的,自己悟到的,才是自己的。
每个人,都要走自己的路。
说完,也替这小和尚开心。
仓嘉听了,双手合十,说着受教了。
自己送仓嘉这机缘,在自己看来,本就没付出什么。
只是带他去了后山湖畔,他能领悟多少,都是他自己的本事天资。
总听着仓嘉道谢,自己反倒有了些不好意思。
对着仓嘉说道:
“仓嘉啊,你也别总谢我了,我其实本就没做什么,只是忽然想起,便带你去了那处。
你能不能得,我心里也不清楚。不能得,可能就是与佛经无缘,能得,那便是你的机缘,与我无关。
能得多少也是你自己本事。看着你枯坐百天,我还有些担心,这要是出了什么事情,那我可是害了你了。
还好你吉人天相,平安归来,我这心里石头,总算落了地了”
说着,也学着仓嘉念了一句经文,不过那是自己编的,也不知道小和尚能不能听得懂。
仓嘉看着易年,尽管给了自己这莫大机缘,却一点居功之意都没,脸上除了最开始见时的平和,只有替自己开心的喜悦。
这次没有行礼,对着易年说道:
“易兄弟,你真是个好人,这份恩德,小僧牢牢记下。
可小僧是个修佛之人,除了这一身佛光别无他物,没什么能赠与你,但若是他日易兄弟有话,小僧定会无所不从”,
语气坚定,字字铿锵。
易年连忙摆手,急着说道:
“言重了,可别这样说,我本就没做什么事情,你这左一句又一句的谢,都给我谢的有些脸红了。
我也没事要你去做,如果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