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抱拳行礼,便要离去。
司马长顺瞧见,开口道:
“我送易公子…”
“多谢…”
说着,二人并肩,朝着晋察司外走去。
到了门口时候,路上围观百姓还没退去,甚至有了越来越多的架势,也不知在等什么。
当瞧见易年的身影从门中出来,议论声顿时升起。
虽然小,但易年听的清。
不过没什么听下去的兴致,与司马长顺行礼,朝着城南走了过去。
虽然不知易年告的是何人,但没人敢问。
一路回到医馆,除了偷瞄的目光再无其他。
推门进院儿,赵公明已经走了。
易年进屋,烧了水,又像往日里那般往躺椅上一躺,煮起了茶。
雨,不知不觉间又下了起来。
下雨的时候总是安静的,就如眼前雨中的上京城。
空气中带着丝丝凉意,风吹散了城中各种声音。
易年躺在屋檐下听着雨声,也听着其他声音。
傍晚时候,一条消息在大街小巷开始传播。
内容,便是易年前去晋察司状告朝廷命官一事。
状告之人的名字,也出现在了所有人眼前。
龙尾关总兵卫杰,通江县丞刘品之。
卫杰的名字知道的人不少,毕竟高居龙尾关总兵之位。
而刘品之,知道的人则是不多。
毕竟上京城这地方,扔出块儿石头,砸到的人官职都可能比一个小小县丞要大。
所以,两个疑问迅速流传。
第一,易年为何要告一个芝麻大小的官。
第二,为何要告卫杰。
一个是官太小,随手杀了都不会有人去管。
而另一个,易年不该去告。
因为卫杰乃是周信的亲信,更是曾经并肩作战的卫时的兄长。
回上京一次师兄不拜访,眼下却要状告师兄的亲信,战友的兄长。
这事儿一出,无数人都有些摸不清头脑。
不过上京城这地方,从来都不缺聪明人。
从易年如此高调的出入上京各地到与公子们通宵畅饮,不少有心人猜出了易年第三次来上京的目的。
只有一个。
北祁皇帝,秦怀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