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跟随着客机慢悠悠地爬升,否则自己就会失速,所以他们会先以正常速度爬升到预定高度,然后绕一个大圈子回来重新汇合。
所以,错过了发现这架飞机状态不对劲的时机。
从飞机发明到后世,绝大多数惨烈的航空事故的悲剧都是由于这种一环套一环叠加的失误而造成的,单一的疏漏其实很难将设施完备的飞机置之死地。
此刻的客舱中一片狼藉,茶杯、餐盘、筷子、书本、文件等等东西上下飞舞,掉落的到处都是。
透过圆窗往外看去,上一秒是湛蓝的天空、下一秒就成了碧波万顷的海洋。
而且随着旋转持续不停,人很快就被转晕了,分不清哪儿是海哪儿是天。
驾驶舱中,两位飞行员都知道现在已经是半只脚迈进了鬼门关。
不,甚至可以说已经摔进了鬼门关,只剩下半只脚还在门外面。
“收油!收油!!!”主驾驶尖声吼道。
但是副驾驶的没有给出任何反应,也不知是被晃悠迷糊了,还是纯粹被此境况吓傻了。
主驾驶伸出右手摸索了好几下,终于将手搭在了节流阀拉杆上,然后使劲将之推回到怠速状态。
接着,他用尽全身力气踩下右舵——因为此刻飞机是逆时针方向在尾旋下坠。
收油、反舵,这是改出失速尾旋的标准应对方法,接下来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五秒?十秒?十五秒?
高度紧张下的人往往会分辨不清时间,主驾驶也不知道究竟过了多久,驾驶窗外景像的旋转速度慢了下来,最后竟然停止了。
老天爷保佑!真的成功改出了!
刹那间他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而旁边的副驾驶也总算回过神来。
“满油满油满油!拉杆!”
两台鹤三式900匹马力星形发动机迸发出了最大动力,三叶金属螺旋桨高速旋转了起来。
在此期间,惶恐忧惧至极的战斗机飞行员一直在通过无线电拼命地呼叫,但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二人哪儿有余暇?连动动嘴皮子的工夫都没有了。
至此,这架明黄色的专机已经下降到了仅有百米的超低空,它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三千米高度坠落至此。
一下一上,整架飞机在巨大剪力的作用下濒临解体。
如此超乎设计的猝然俯冲与爬升已经达到了理论上的极限,没有在坠落过程中解体只能说是中升公司制造的铝合金机身框架强度太好了。
有那么半秒钟,“活着回去以后要去飞机制造厂登门拜谢”的念头从主驾驶飞行员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然而此刻飞机距离海面的高度还是太低了,它还没来得及重新开始爬升,就这么昂着机首拍进了平静的大明海。
得益于主驾驶的果决应对,最终飞机落水时与海面的相对速度已经比较低了——大约30㎞/h。
在之前的俯冲与拉起过程中就濒临断裂的飞机结构再也坚持不住了,瞬间解体。
但……至少没有支离破碎、化作齑粉。
除了有几人因为巨大的冲击力而昏迷以外,余者尽管都受了不小的内伤与外伤,但都幸存了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