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提前派出了一些步兵分队在这些地方守株待兔。
那开阔的原野上,一挺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一门迫击炮以及仅有二十人所组成的步兵分队占据了土坎、山包之类的有利地形,并在阵地周围布设了铁丝网与地雷,还仔细的做了良好伪装。
在这之后,陆军大爷们就悠哉悠哉的在阵地里喝茶、烧烤、打牌、睡觉了。
于是乎,当漫天的机群飞临,投下无数的伞兵之后,整片天空就被洁白的伞花所遮蔽了。
然后,陆军大爷们就把重机枪抬高了仰角……
伞兵们有相当一部分人刚一落地就被导演协调队的人判定伤亡,而之后的进攻行动更为糟糕。
一群处在开阔地的散兵游勇面对从未中断的对方机枪与迫击炮火力,光是集结就耗费了许久,而进攻更是尴尬至极——仅有迫击炮可以在短时间内组装好还击,没有足够支援火力的伞兵们不得不艰难的一点点推进。
最后,当拔除掉空降地域的四、五个预设反空降阵地之后,伞兵二团已经判定伤亡三分之一了,团长都被判定”遭对方迫击炮击毙”。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耗时过多,以至于陆军有充足的时间再组织预备队来围歼他们。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凡事凭实际说话嘛。
模拟演习的结果证明了空降部队的孱弱,明军内部鼓吹“发展大规模空降部队”的人士在那以后也偃旗息鼓了。
所以现在大明空军已经把伞兵单位当作一种应用场景特殊的快速力量来建设了,不指望他们能和陆军野战力量硬碰硬,于是不再扩大规模。
比如说夺占油田的行动中,伞兵们就能发挥有效的牵制作用。
又或是遇到敌军夺路逃窜的情况,也可以迅速投入一支伞兵单位,在敌军必经之路后方实施空降,截断敌军的退路。
总之,这将会是一个作用特殊得无可替代的辅助,但想让它成为主力就是强人所难了。
“话说你们的装具怎么样?腿袋能塞得下长枪吗?一米差不多就够了。”
周长风忽然想到了大明空军计划为伞兵单位采购自动步枪的事,于是随口问了一句。
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伞兵一团二营副官是个大高个,国字脸,壮得跟头牛似的,他迷惑地回道:“腿袋?那是啥?”
“嗯?”这下轮到周长风惊讶了,他比划了一下,接着问:“就是装武器的袋子啊,挂在大腿之下或者旁边的。”
“呃呃…听说过,不过咱们没用。”
“那你们空降部署的时候怎么投放武器?单独空投?”
“您指的是兵器空投箱吧?”二营副官理所当然地说:“是啊,我们都是拿专用的箱子单独投放。”
这不科学啊,人装一体空投又不是什么很难想到的点子。
人与装备分开空投的制约太大了,伞兵本身只携带随身的伞兵刀和手枪,而步枪、冲锋枪、轻机枪、手榴弹等等兵器都单独装在空投箱里。
然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天知道空投箱能不能准确落地,有时候误差能有成百上千米。
在取得空投箱之前,精锐的伞兵们只是一群“仅有寸铁”的散兵游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