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上。
午饭过后,他便急匆匆地离了家,驾车直奔兵部而去。
也许有些人敢不把周某人当一回事,但他们再怎么样也不敢轻视“军机待诏”一职。
偏见也好、嫉妒也罢,见面之后照样得规规矩矩的。
“我前几天催过一次,现在情况怎么样了?”一到场,周长风就开门见山地问道。
空军处负责此事的一名吏员呈递给了他一本装订好的小册子,很薄,也就几页纸。
“依您的要求,我们把从前搁置的设计又找出来了,降落伞的大小与强度问题也跟厂商交流过了,能改,但是得费些时间。”
“那就好。”
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空军处佥事开口道:“不过既然应用了这个新玩意,从前的三二式伞具就都不能用了,库存还有近十万套……”
“因小失大不可取。”周长风淡淡道。
“这倒也是。”
其实空军处的官吏们对此都有些不满,大家都觉得周某人这样武断的指示实在是有些不负责任。
连实际使用者的意见都不考虑,就这么直截粗暴的指示?这个家伙确实战绩不凡,但那也不是为所欲为的资本。
当时设计的腿袋在明军内部叫作“吊袋”,跳伞后装着武器的帆布袋子会吊在伞兵下边两米处,先于双腿触碰地面,这样可以最好的保持重心稳定。
但士兵们不买账,嫌弃它太笨重了,以不方便、易错过最佳跳伞时机、有妨碍正常开伞隐患等理由将之摒弃了。
也不知他们有没有想到如此一来,自己以后有可能要拿着手枪去冲击敌军阵地——因为装着武器的空投箱落在对面了。
或许是因为现在的局势越发紧张,没有人留意到这么一桩事,所以周某人武断的要求相当顺利的施行了。
原本只完成了试制,却沦为技术验证产品的试制三七式伞具现在被空军处下了八千套的订单,只是最早批次的交付时间大概都得等到明年了。
“第一批次能交付多少套?”
“大概两千套吧。”
“可以,到时候直接平均分,三个团都拿一点,然后熟悉一下,等后续批次一到货马上就能适应。”
那名佥事推了推眼镜,小声道:“只是……就怕那些将士不情愿……”
“呵,他们不会真拿打仗当小孩子过家家吧?那是要死人的。”周长风拍了拍桌子,然后叉着腰说:“千方百计达成目的才是第一要务,不论如何也比到时候到处找武器箱子强一百倍,按他们那个心态是要吃大亏的!”
也算是亡羊补牢,无意间发现的疏漏被雷厉风行的周长风三下五除二给堵上了。
在了却了本国的一个疏漏之后,他不可避免的就想到了在历史上因此吃了血亏的德国人。
要不要顺带提醒他们一下?
虽然周长风十分纠结,而且他觉得死板的德国人大概率不会做出改变。
人家死伤惨重之后都还是老样子,真的会听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