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但论起步兵战术来德国人从来都不遑多让。
历史上,勤勤恳恳的数百个步兵师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只是他们的功绩注定会被装甲师的辉煌光芒所掩盖。
这一次,四个德军步兵师在五天之内打穿了英法联合远征军的多道防线,后者不得不边打边撤,退到纳尔维克附近才稳住阵脚。
除非英国人和法国人愿意再投送一支援军,否则干涉北欧的企图肯定要以失败告终了。
这场战役比较大的影响是,装甲部队表现平平、没有高光时刻,虽然客观原因是地形因素,但也使得德军总参谋部在主观上对其实际作战效能变得有些怀疑。
周长风觉得德国人极有可能因此搁置从比利时阿登森林奇袭迂回的计划,而德国人也不可能头铁的去硬冲马其诺防线。
故而,对法作战计划应该会推迟,直到超大口径铁道炮建造完毕。
在此期间,为了把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德国人不可能傻傻的玩静坐战争,毕竟其资源有限,比不了可以源源不断从殖民地吸血的英法。
所以留给德社的选择其实很少,而正被内部问题搅和得焦头烂额的沙俄可以说是砧板上的肥肉。
一名斯斯文文的上校参谋推了推厚厚的方框眼镜,说道:“周待诏说得对,从军事上考虑的确如此,我也作相同结论。”
另一名准将接着说道:“主要是,迂回马其诺防线的变数太大了,就像周克行你从前所讲的,自比利时那地方绕路,可那是林地,比利时也有要塞(列日要塞),过后还有色当要塞,啧,太困难了。”
“是的,棋走险招风险太大。”程翰微微颔首。
从阿登森林迂回进攻法国实际上是非常冒险的,因为穿过森林以后就得面对色当要塞,以及在默兹河防线后边严阵以待的法军。
想要快速穿过森林,那就没法带重武器,仅凭轻步兵去硬冲一座要塞?即使是日耳曼超人恐怕也无能为力。
如果想带重武器,那就会因为崎岖地形而拖慢速度,在森林中跋涉十几天,足够法军通过公路和铁路调集部队了。
历史上古不帅绝对称得上是棋走险招,以“我们的大炮在天上”为依据推动了这个大胆的计划——迅速穿越森林,以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代替陆军重武器来轰炸默兹河防线。
当时开打之后,一路上有无数将领和参谋部人员都命令停止这样冒险的猪突猛进,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在几名英明勇敢的军官的坚决拒绝后,德军突击集群仍然达成了有效突破,并粉碎了法军的奋力反击。
所以放眼当下,周长风觉得德社很可能不能同意实施如此冒险的行动。
“此时不妨换换目光,从战术下移到兵器,德人现用的战车并不强于法国货,而且重战车不便通过林地,综合来看做不到以少敌多。”程翰如是补充道。
因为没有条约限制,德社早早的就研发了重型坦克,五号重型坦克不再是历史上的黑豹,而是一种三十吨的战间期重型坦克。
五号坦克装备一门由Fk16型野战炮发展而来的75㎜、36倍径坦克炮,车体前部有一个小炮塔,装备一门37㎜坦克炮,正面装甲厚45㎜,平衡式悬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