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很遗憾,“让俘获的荷兵干活去,尽快修好机场和码头,发现混日子的就先毙了杀鸡儆猴。”
防御达拉根的荷印军于翌日上午正式投降,不过他们一缴械就被勒令去收拾他们自己搞出来的烂摊子。
修复港区设施、填补跑道弹坑、清理坦克残骸等等善后事宜比比皆是,但大量起火的原油没法扑灭,只能任其燃烧殆尽。
在对机场进行初步修复以后,空军第二轻轰炸支队和第三运输支队的一部分单位陆续转场,入驻达拉根机场。
伞兵二团也开始做战前准备,与巴厘巴板这个核心目标相比,达拉根油田的好坏与否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巴厘巴板位于达拉根以南500㎞处,是婆罗洲东海岸的最大港城,也是世界有名的石油产区,经济繁荣,北边还有一个不小的煤矿。
单单这一个地方的原油产量就有几百万吨之多,大明本土的原油年产量为四百万吨,如果想满足实际消耗的一千多万吨,就得填上这七、八百万吨的缺口。
不仅是婆罗洲的巴厘巴板油田,苏木达喇的旧港油田同样也必须攥在手里。
为了达成空降突袭的突然性,大明朝廷和军部做了涉及各个方面的周密安排。
从二十五日开始,礼部外务司多次照会荷兰公使馆,表示可以考虑“补偿”壳牌石油公司在南洋地区的资产。
起先荷兰人是婉言谢绝的,但外务司郎中和外务阁臣又先后召见荷兰公使,提出可以用黄金而非英镑支付。
在这之后,甚至于朱泠婧亲自把电话打去了阿姆斯特丹王宫,和威廉明娜通电话。
五十九岁的后者都可以说是妈妈辈的人了,二人交谈了十几分钟,用外交话语来说就是进行了坦率交谈,交换了意见。
南洋明军释放了一批荷兰俘虏,故意让他们在途经码头的时候看到了一些半遮半掩的箱子,这些大木箱外边印着“航空泡沫灭火剂”的字样。
侦察机也多次飞掠巴厘巴板和旧港上空,在进行航空侦察时顺带空投了大量传单。
传单内容大致就是警告当地守军不得破坏任何采油、炼油设施,否则一定会严惩有关人员。
大明方面这一系列举动十分反常,给人的感觉就是“急急急,我就是急急国王”。
自以为拿捏了明人软肋的荷兰人很得意——你强任你强,我只要把油田一炸,伱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们做了两手准备,打算借机玩一招拖字决,为BDA联军争取更多的布防准备时间。
同时试试能否以此为筹码进行和谈,比如以扩大对明优惠燃油出口为代价,从而让明军退兵。
“……这几处空降场最合适,不过黎明的时候伞降的风险不小,这方面你们得多多留心,当地内应会设法标明位置,但如果出岔子,那就只能凭本事了,仪鸾司先于主力两个小时降落……”
在兰芳定洋堡,周长风与一众将领在讨论着最为关键的行动。
他们目前是一座宽大的沙盘,或者说模型,是第三军总兵处的参谋们对照着航空侦察照片纯手工制作的。
采油井、炼油厂、储油库、跑道、机库、兵营等等都相当精细。
外交与军事上的欺骗行动肯定是有效的,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