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就可能在不经意间说漏几句话,所以这场宴席克莉丝是非去不可的。
在简单收拾了一下之后,她便拿着先前写好的信离开了公使馆,顺手将信投递在了路口边的邮筒中。
要不是这几个月来外缉事厂放松了对德社公使馆人员的管控,否则按以前的规矩,她这次要是想出来还得提前一天报备。
乘上有轨电车以后,没过多久她就见到了那长长的游行队伍。
人群的呐喊声很是洪亮,轻松穿透了车窗玻璃。
目光锐利的克莉丝迅速捕捉到了其中的异样,她发现这一大帮子人乱哄哄的,没有有效的组织和秩序,而且其中不少人一看就是油滑狡诈之辈,似乎是不知道从哪来的泼皮无赖和无业游民。
呵,大概率是那些地主们募集来的,拿钱办事。
“虚伪,一群愚蠢的人。”
在她眼中,大明朝廷实施的土地改革政策已经相当宽容和温和了,慢吞吞的折腾了十几年还没搞完。
太低效了!广袤的国土上还有相当数量的佃农等待解放。
等到了请柬上说明的酒店楼层,她发现自己来得太早了一些,现在九点刚过,这儿只有寥寥几人。
“他们都是大忙人,肯定不会提前这么早到的。”
周长风倒是在场,见她到来便迎了上去,伸手握手。
“祝贺你在打击英国和荷兰帝國主義者的胜利中获取的荣耀,不过东印杜地区的人民要迎来新的殖民者了。”
克莉丝的话让周长风哭笑不得,“这算是德国式的祝福吗?”
“不算,这只是我的评价。”
“相对而言,我国的统治模式是比较温和的。”
“没有本质区别。”克莉丝摇了摇头,“这么看来,你实际上是个國家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
“好了好了,克莉丝小妹妹别给我打标签了。”周长风摆摆手,一笑了之。
两人就这样交谈了起来,很快便把话题扯到了那整从西向东沿街而来的游行队伍。
“我想,伱们的政府已经给了很充足的时间来让他们做出选择,但我发现他们当中只有很少的人做出了改变,这个比例真的很低。”
考虑到地主们的保守性,敢于主动变卖土地转行的人肯定是少数,但是克莉丝感觉大明地主们似乎远比她想的更为消极。
普鲁士早在拿破仑战争时期就开始进行土地改革,普鲁士国王签署了《关于放宽土地所有权、自由使用不动产以及改善村民个人状况的敕令》,因为是在当年十月,所以又称《十月敕令》。
在那个通讯、交通条件原始的年代,普鲁士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基本完成了改革,让农民普遍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同时对地主实施经济补偿,显著减少了社会动荡。
而今,科技加持下的国家机器有着远超古代的效率,电报、电话、汽车、火车、飞机能够确保政令和反馈迅速交换。
有这样优渥的条件,克莉丝认为只需要三年就足够了,暴力一点的话,甚至两年就行。
周长风拿起小酒盏和她碰杯了一下,“首先,你得承认人文历史的差异。”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