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进展这么快?”
罗符拿起一份战报,伸手递给了斜前方的周长风,“可惜比不了咱们在南洋的突袭啊。光靠两条腿,跑得再快英人也有工夫炸了油井。”
后者一目十行地扫视了一遍,“还残留了百分之二十?呃…还行吧,缅甸的战局尘埃落定了。”
虽然安南人非常卖力,可是他们自身的战斗力不甚理想,而且缅甸的复杂地形也极大的制约了行动。
再加上英印军、英缅军的抵抗比较强烈,又有疟疾横行,所以安南王家陆军的十万大军历时两个多月才粉碎了七万多敌军的多道防线。
他们一共付出了死亡近三千人、负伤九千余人的巨大代价,这还不包括疟疾横行带来的大量非战斗减员。
经此一役,英国在东南亚的防线已经崩溃。
英印军和残存的英缅军只能向西撤退,依托孟加拉地区的有利地形重新布置防线。
新上任的远东战区总司令韦维尔宣称要坚定抵抗,绝不容许任何人染指大英帝国的宝石,来犯之敌必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但这在周长风看来等同于狺狺狂吠——咬人的狗不叫,像这样大放厥词多半是没底气。
如今暹罗已经彻底倒向了大明,虽然他们在派兵这方面有点磨洋工,只派出了一个步兵师和两个工兵营,但是却全力配合军需物资运输,也承担了一部分食品供给。
马来亚战役被俘的十万英联邦军队俘虏大部分被运到了暹罗,他们将承担起建造暹罗至缅甸的铁路的重任。
这样一来,假如以后需要向西进攻印杜地区,有这样一条铁路将会极大的减轻后勤保障难度。
大明军部早就有这个打算,安南人也大力支持。
鉴于英国人的和谈诚意不足,大明朝廷便批准了这一计划,开始进行前期准备。
以前,英国人就向暹罗人提议建造一条贯穿英属缅甸和暹罗的铁路,方便沟通、贸易,顺带还能施加影响力,不过暹罗人最后没有同意。
明军打算就沿用当年英国人勘察、总结的路线草案,节省时间,直接开始建造。
暹缅铁路设计为单向铁路,米轨(1000㎜),每天可往返三次五十节车皮的军列,最大运力为每天3000吨。
它与暹罗本土铁轨轨距相同,所需材料先挪用暹罗库存的铁轨备件,同时由暹罗和安南的民营企业工厂承担后续材料制造。
暹缅铁路要途经崇山峻岭和坎坷丛林,地形复杂,建造难度非常之大。
根据大明国立铁路派去的调查小组发回的报告,从起点和终点同时开始建造,按照正常劳作时长,预计工期二十六个月。
南方境况如此,而在北方,一场秘密交易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顺天府,丰台火车站。
“呜呜呜”的汽笛声中,一列五十四节编组的火车缓缓驶离了月台,逐渐加速,拖着飘散的黑烟消失在了北方地平线处。
这五十四节车皮全部为二十吨级轻型四轮棚车,也就是闷罐车,内部堆叠满了大木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