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损失惨重,被迫向西边撤退。
科布伦茨集团军群的主力和先头部队成功汇合,并随即准备继续向北进军。
尽管战术上以失败告终,不过从战役层面来看待的话,英国人的努力还是卓有成效的。
在这之后的两天时间里,英法联军虽然仍有数个师级单位被成建制歼灭,但主力部队却成功突围,穿过埃龙代勒向鲁昂撤退,并在那里暂时稳住了阵脚。
据初步统计,参与欧洲战事的英国远征军一共8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外加一些独立单位,前后总共伤亡达2.2万人之巨,其中第3步兵师更是被彻底歼灭。
法军部队则遭到了更为沉重的打击,总共伤亡3.1万人,其中有4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被成建制歼灭。
期间亦有大量士兵掉队或被打散,德军仅仅是英军和法军的俘虏就抓了5.3万人,还不包括几万荷兰人和比利时人。
由于紧急撤退导致后勤中断,无数辆载具也因耗尽了燃油而在中途被抛弃,德军一路上回收了4.4万辆汽车和3.9万辆摩托车、373辆各型坦克,这还不包括虽然损坏但可修复的。
为了快速向西突围,脚底抹油的英法联军不得不抛弃了大量重武器,大约一千门压制火炮、五百多门高射炮或高射机枪、四百多门反坦克炮、六十万吨军需物资。
但总体来看,这其实比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结局要好许多,技术装备的损失少了三分之一,轻武器也较为完好。
历史上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逃回本土的英军部队甚至连重机枪和反坦克枪都没剩几挺了。
除草剂行动不可避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引人争论的浓重一笔。
如果说历史上德军因为种种缘故收到暂停进攻敦刻尔顿的命令是匪夷所思的,那么如今德社人民軍没能创下包一个四十万人大饺子的原因在于自身编制和组织存在缺陷,此前也没有一场大规模战役来暴露这些问题。
至于英国人和法国人,后者惊魂未定,前者倒是颇为淡定。
盎萨人不出意料的发扬了舆论造势的天赋,将阿拉斯战役描绘为一场光荣而悲壮的伟大战役。
「我们向抵抗德国▇▇▇军队的战斗中牺牲的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勇敢将永远铭记于大不列颠军队的荣耀历史中,上帝保佑大不列颠,这些邪恶的敌人一定会遭到挫败……」
五月最后一天的下午,周长风难得告假在家摸鱼休息,结果罗符打电话来告诉他BBC在广播最新战况,于是他就打开收音机听了一下。
BBC一直都有针对大明的节目,不过朝廷不允许大明国内的广播公司转播,所以英国人一直是让菲律宾马尼拉广播公司代为转播。
“祖传本事啊,英国人倒是很会搞宣传。”
当下的局势不太好判断,在这些天,巴黎的秩序一直没得到恢复。
大多数法军不敢动用暴力强行镇压,少量向武装市民开火的部队反倒成了异类。
前天发生的五二八事件更是让情况发展到了一个诡异且迷离的阶段——
法军第19预备步兵师向一处被武装市民据守的街垒和住宅楼开火,双方展开激烈交战。之后,法军第42战斗机中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