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楼上,陆战队官兵在破门而入肃清每个房间之前都先丢几个手榴弹进去,然后再以猛烈扫射将里边残存的敌军士兵撂倒。
看似高大上且酷炫的cqb战术归根究底只是警察战术,为了减小暴力影响和避免连带伤害而做出了许多妥协。
而军队的城镇肃清战术就要简单直接得多了,几乎允许使用一切手段消灭敌人。
在突入一栋房屋时,军队往往会采用更为暴力也更有效的办法。
从门窗入内并不是最优选择,门窗后边可能有诡雷,敌人的枪也可能正指着门窗。相比之下,直接从旁边炸开墙体钻洞进屋,这样可以出敌不意。
警方要顾忌舆论影响,军方需要考虑这些吗?
实际上陆战一旅的做法已经非常“儒雅”了,进攻南城区的陆军第二十七师才是真的简单粗暴。
他们在火力与烟幕掩护下接近敌军据守的房屋,然后在房屋承重墙放置大量炸药包和爆破筒,直接炸塌整栋建筑!
往往在震天动地的巨大爆炸后,里边的澳军士兵便被活埋在废墟中。
不过,巷战的讨厌之处就在于,即使进攻方战术正确,防守方只要意志坚定顽强抵抗,仍然能给予进攻方不小的杀伤。
在北边郊区的移动指挥部中,神情凝重的周长风一边啃着馒头一边望着远处的硝烟走神。
旁边的布伦mkii运载车上的电台接收着各方发来的电讯,滴滴答答的响着;几部野战电话也从未停歇过,此挂彼响。
周长风原先的指挥车是三二式装甲车指挥型,不过这种卡车底盘的六轮装甲车越野性能不佳,搭载的设备也有限。
鉴于明军在平定南洋的战斗中缴获了一大堆战利品,他便从中挑了一些布伦机枪车,改装为装甲指挥车。
“报,钧座。监军汇报说一团三营营正怯战,推辞不上前线。”小李抱拳报告道。
周长风不假思索地命令道:“宪兵过去核实,确凿的话就撤职拘押回来,营副暂时接替职务。”
激烈的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即使夜幕降临以后双方也没有喘息之机。
澳军组织小股反击部队尝试夺回白天失陷的据点,明军亦不断派出斥候或巡逻队尝试向纵深渗透。
北城区的斯图亚特中学和南城区的伊西多酒店成为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建筑。
后者这样一座四层高的酒店在其它城市或许毫不起眼,可却已经是达尔文的主要酒店之一了。
驻防酒店的是澳军第6师第15旅的一个加强排,明军第二十七师派出一个步兵队在一些工兵和防化兵的支援下发起进攻。
看似规模不大,但战场不是点对点,实际上围绕伊西多酒店展开的战线上敌我双方足足有数千人。
猛烈的炮击将这座在达尔文不多见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炸得千疮百孔,外墙上黑乎乎的,布满了弹孔和坑洼。
“机枪架起来,掩护他们几个!”
“火力压制!”
“他妈的!朝三楼那个窗子打发榴弹!”
澳军早已把酒店里边的大部分可燃物都给扔了,床、衣柜、窗帘、地毯等等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