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和三千民兵抵抗五万余美军,双方兵力相差大约四倍。
战役持续九天,美军以阵亡328人、负伤1571人的代价毙杀绝大多数日军,交换比接近一比三,死亡比更是高达一比十六。
以多打少、以强击弱的优势无疑是显著的,宏观上可以用兰彻斯特方程来分析这种情况。
朱泠婧轻轻点头,“这倒确实,零散的小岛小礁太多了,以往某些人宣称的屯兵策略颇为天真,不切实际。”
周长风摊了摊手,若无其事地说:“而且敌人的战略部署还可以更灵活一点,比如说跳跃式前进,不逐个攻岛,只进攻重要的节点,直接向纵深挺进。”
“这样孤军深入等于自寻死路。”
“是,没错,但凡己方海军还有一定实力,敌人敢这样大胆都是自找苦吃。”
跳岛战术可以略过不那么重要的岛屿,比如历史上拉包尔的十四万日军就没有发挥出作用,困守在新不列颠岛上开荒种地直到终战,日子倒是过得挺滋润。
不过跳岛战术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孤军深入,一旦己方海战失利那就完蛋了。但是麦大帅对尼米兹有绝对的自信,太平洋舰队也确确实实爆杀联合舰队。
“所以……”朱泠婧沉吟了几秒,问道:“周克行你的观点是无需在太平洋诸岛上布置重兵?”
“那倒不是,陛下,我只是阐述了太平洋战争岛屿攻防战的实质,咱们应该围绕这个实质、特点来分析到底该怎么办。”周长风如是说道。
在缺乏制海权的条件下,岛屿上的防守方被完全孤立,得不到增援,伤病员也无法后送医治,这和以上甘岭为代表的战例有根本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防守方所能做的就是利用囤积的有限的兵力和弹药,最大化利用地形构筑绵密的纵深防御体系,抱着必败决心和进攻方血战到底,以命换命,作困兽之斗来争取时间。
从军事上来说,这种糟糕条件的战役是要尽量避免的,但无奈太平洋岛屿攻防战就是这么的残酷。
选必要之岛、略次要之岛,择其要点而守之——这便是周某人给予皇帝的答复。
这是战略思路,具体在战术上该怎么做那就不是皇帝需要清晰了解的了。
重要岛屿就那么几个,以战略防御为考量的话,马里亚纳群岛的三座(塞班岛、关岛、天宁岛)有必要坚守;所罗门群岛的两座(瓜达尔卡纳尔岛、布甘维尔岛)有必要坚守;新不列颠岛有必要坚守。
这几座岛屿是有部署重兵集团的意义的,深挖洞、广积粮、大屯弹,做最坏的打算。
其余的零零散散几十个岛屿就不用管了,部署几百人的戍守分队就足矣,真遇到美军大举登陆就埋设一些诡雷然后溜进丛林打游击。
说不定坚持打游击取得的战果比一开始就死守白给还要更大些。
周某人的论述不但有理有据而且与陆军方面上奏的观点差不多,综合评判之后,朱泠婧对此深信不疑。
也就是说大明陆军只需要往太平洋部署七到十个步兵师、最多十几个师,那么闲置的大量兵力又该部署到哪呢?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