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一般再度开火。
遇上这种目标,那就只能依靠爆破筒、炸药包、火焰喷射器冒险抵近到极近距离进行攻击,过程何其之凶险!
通过炮队镜可以看到,这一方向上,第一梯队的冲击已经被遏止了,士兵们只能卧倒在地。
逼急了的美军陆战队员们使用手头的任何武器开火,就连工兵专用的一磅重炸药块也缠上雷管给抛了出去。
【配图】
经过激烈的近接作战,参战部队终于将美军阵地撕开一道宽约百米的缺口,并开始肃清残存敌兵。
显而易见的是,美军这一个多月在岛上不是在度假,他们山峦之间修建的大量掩体和火力点让明军寸步难行。
残存的一门37㎜反坦克炮也装填上榴霰弹,朝着相距不过几十米、端着冲锋枪冲来的明军士兵开炮。
负伤的二人爬起来继续操炮战斗,这才发现方向机已被金属射流毁坏,无法左右调整射向。
时不时就有零星的迫击炮弹落到附近,背负着喷火器的士兵与其余几人在枪林弹雨中慢慢挪动,直到与目标相距只剩约三十米才停了下来。
己方的80㎜和128㎜迫击炮弹纷纷砸落在美军阵地上,以期能够压制蹲守于堑壕中的敌兵。
高压氮气的推动下,耀眼夺目的火龙喷涌而出,扑向了这处顽固的掩体。
要是在后世,哪怕不考虑PF97云爆火箭筒这种强而有力的单兵攻坚武器,即便是普通一些的FHJ84燃烧火箭筒或M202火箭筒也可能较轻松在远距离进行攻坚。
可美军亦及时派出预备队实施反扑,周长风看到至少五十名敌兵从两个方向赶来增援,而且拦阻火力也肉眼可见的加强了,除了迫击炮弹以外似乎还新增了75㎜高爆弹?
己方后续跟进的两个排只能进一步拉大间距,谨慎的一点点穿过封锁区。
最后不出意料的,这场战斗没能奏效,眼看已经拿下的阵地还是被对面的美军陆战5团夺了回来。
周长风从炮队镜后站了起来,皱眉问道:“你们确定找对地方了?拦阻炮火目前看来没有起到作用。”
陆战一团各营的80㎜迫击炮在结束炮火准备以后就在持续进行拦阻射击,以此来截断美军增援之路。
不过目前看来没什么效果。
薛灿无奈叹道:“一直是这样,我们试着换过几回了,但不管咋变,他们的预备队总能及时反扑。”
可以说艾德森高地的攻防模式已经逐渐在向半岛战争中的著名战役演化了。
具体模式是:进攻方经过努力冲上了山头→血战以后占领了山头→防守方损失不小,但幸存者却依靠坚固工事坚决抵抗拖延时间,直到预备队赶来增援→进攻方被迫退却……如此反复循环,不断绞肉。
区别在于现在作为进攻方的明军因为要穿越丛林所以重武器很少,没有极其强大的炮火支援。
列装了一系列优良单兵武器的陆战一旅在这儿作战尚且如此艰难,历史上武器装备更为低劣的第二师团于此被美军毙伤几千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