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与之相比,迄今为止大明的配给制历经了试点-抵触-暂缓-小规模施行-大规模施行的阶段,可谓一波三折。
如今好不容易才算遍及大江南北,但是整体“压榨”程度依旧不高,限售物资名单上基本只有汽油、铝材、糖类这样的关键物资。
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状况——比你更加强大的敌人甚至比你更努力和认真。
天朝上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不过也有好消息,毕竟美国的敌人可不止是东方的大明。
德国人严谨地评估了資本主義大本营的产能和战斗力,得出的结论是美国人即使凭借工业规模的优势强行登陆个别地区作为桥头堡,亦不具备深入内陆的能力。
战争委员会充满了自信,甚至乐观到了在七月份和八月份先后将6個师和9个师裁撤为预备步兵师——保留师部和主要军官,封存重武器,仅维持20%人员。
德社上层认为凭借现有武装力量就足够承担战略需求,不应该把人力浪费在大眼瞪小眼的对峙,而是投入生产建设中去。
截止当下,德社人民军总计拥有157个步兵师和摩托化步兵师、8个山地师、11个装甲师、105个独立炮兵营、12个独立坦克营,总兵力310万人;空军则部署有4140架作战飞机,另有数千架库存飞机。
在即将到来的对意作战中,将会先期投入32个步兵师和6个山地师,随后视情况而定继续增兵。
因为作战地域和历史上完全不同,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还是亚平宁半岛都遍布山峦,不适合重兵集团展开,难以进行长距离、大纵深机动作战。
除此之外,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军事实力也不容小觑,三国加在一起也能有几十个师可供调遣。
正因如此,压力甚小的德国人才如此淡定,乃至让一些部队解甲归田。
汉诺威机械工程公司和法本公司还在为援建匈牙利埃格尔化肥厂生产各种设备;亨舍尔和奔驰也在这不久前接到了大量生产任务——制造数以万计的拖拉机和收割机,援助给匈牙利人民来扩大农作物产量。
匈牙利大平原土地肥沃、地形平坦,是相当优良的农产区,也适合机械化耕作。
对于粮食自给率为85%的德社而言,尽可能确保农产区的安定和增产是相当重要的事,不吃饱肚子怎么建设社会?
十多年来德社一直在做着相同的事,显著提高了匈牙利的农耕效率,使之小麦年产量达到3730万吨、大麦年产量达到810万吨。
在被“赶”出京城以后,周长风携妻子飞越万里河山来到了帝国西陲之地。
伊里府,一座只有约二百年历史的府城,就历史来说比之内地短暂得多。
这是周长风第一次来到如此边远的西部边疆,蓝天白云、芳草缤纷,放眼望去只见河流泛着波光,繁茂的树林郁郁葱葱,绵延的山脉纵横无边。
后明朝廷致力于西征的现实需求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北方大患。
对于十七世纪末期的后明君臣而言,距离收拾旧山河、一统天下已经过去了好些年,一代人的时间足够休养生息、重现治世了,一切都焕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