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绝对火力优势,以三倍兵力进攻一个面积和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校园一样的地方,依然伤亡巨大,这合乎情理吗?
议员们自认为受到了欺骗,海军之中肯定有人玩忽职守!
里奇蒙德-特纳少将在回到华盛顿后参加了国会山要求举行的听证会。
一位参议院议员礼貌的质问:“少将先生,这场战役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我想只有两种可能,要么那些中國人可以不遵循自然规则,要么是(你们)海军存在严重过失。”
面对数百道目光,少将镇定地解释道:“尊敬的先生,敌人一样能被杀死,我们缺少经验,配合不够熟练,但并没有出现关键错误,唯一的问题是陆军似乎不适合在太平洋作战。”
接着,他又说:“尽管我们在塔拉瓦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也学到了很多,未来的类似行动会做的更好。另外,美国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后半段航线也恢复了。”
“这场战争看不到希望,我已经受够了。”一名众议院议员激动的反问道:“我们还需要夺取多少个岛屿?死去多少人?占领的土地足够埋葬死去的青年吗?”
新开辟的美澳航线从墨西哥曼萨尼约启程,横穿南太平洋,中间只在法属波利尼西亚和库克群岛进行短暂休整,接着来到新西兰惠灵顿,最后抵达澳大利亚悉尼。
这条航线需要穿越咆哮的西风带,波涛汹涌,海况不良,对于商船而言颇为麻烦,因此运力很低。
美澳联军通过这条航线运送的物资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第77重型轰炸机联队,下辖第180、第181、第182三个大队,大约维持着90架B-17E轰炸机和40架B-24D轰炸机的规模。
众所周知战略轰炸消耗甚大,每架重型轰炸机光是航空汽油加满就要一万升,还不算挂载的航弹和各种零部件,因而这条航线的运力几乎全被战略轰炸所占用。
麦大帅对此十分不满意,他高傲地宣称:“如果这些物资提供给地面部队,那么早就把明军赶出澳洲土地了。”
他的大声疾呼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再加之美国上层已经在做长远考虑,尽量扩大美国在澳大利亚的影响力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是美军发动塔拉瓦战役的初衷之一。
没了塔拉瓦切断航线,海运就要容易许多了。
现在一支代号SX-165的远洋船队已经启程,这支包括18艘自由轮和3艘C3远洋货轮的船队装载了可以武装4个摩托化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的武器、车辆、装备,以及大量机器设备和原材料。
可以说塔拉瓦战役震惊了美国上下,一些政客开始抨击联邦政府对东方的战略。
欧洲更重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也情有可原,可是真的有必要在太平洋上的偏僻小岛拼个你死我活吗?一些右翼的激进人士甚至叫嚣要无视《日内瓦公约》而广泛的使用毒气,以减小伤亡。
理智的政客则建议要进一步拉拢墨西哥和巴西,更深入的影响、掌控二者,从而利用两国的人力组建大量陆军部队投入消耗战。
墨西哥现有约1900万人口,巴西现有约4200万人口,初步动员几十万部队不在话下。
世纪之初时,受美国干涉的墨西哥有70%的采矿业和50%的石油工业都被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