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速度也一骑绝尘。
行走装置的布局是每侧有六個负重轮,两两一组,它采用保时捷博士匠心打造的纵向扭杆悬挂,不会像普通的横向扭杆那样挤占内部空间和难以维护更换。
另外,因为是外贸订单,这批虎(p)重型坦克根据明军的需求修改了少许细节——换装了更宽的履带,从原本的640㎜增至720㎜;空气滤清器涂刷了防氯化钠腐蚀漆;航向机枪、并列机枪、指挥塔均留空未装。
测试评估之后,陆军代表和军器局官员感到十分为难。
“周佥事,一言难尽啊。”向周某人汇报测试结果的文职中校满头黑线,说话都不利索了。
他抬手比划道:“唉!二十公里战术机动,双车试验,分别抛锚三次和四次;一百公里连续越野行军,抛锚接近二十次!”
“平均无故障行程能有多少?”
“短途的话,约莫六公里。要是跑远些,估计不到五公里。”
周长风差点没忍住把手里的茶杯给扔了,“乱弹琴!这不是胡闹吗?买了一堆难伺候的祖宗回来!”
文职中校赶忙解释,“不过陆军那边说,也不是不能用,这样的战车有三分之一能到一线参战就能起到中流砥柱之大用了。”
“呵呵,为自己犯的丑事强行找补借口。”
“周佥事,这……”
还能怎么办呢?
买都买回来了,只能捏着鼻子用呗。
这还没处说理去,德国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拒绝——你们不是说要最先进的东西吗?客观上这些坦克毋庸置疑就是最先进的!
好在根据德中战时贸易协定,这些武器装备都是按照70%稀有资源折价和30%贵金属支付的,四舍五入一下几乎没花多少钱。
哭笑不得的周长风因此来了兴致,还专门飞赴琼崖联训大营,去那里亲自视察正在组建的三个独立攻坚战车队。
大明陆军总结了过往的经验教训——重型坦克以营为单位投入战斗仍旧显得有些“笨拙”,不够方便。
有鉴于此,兵部军制局取消了攻坚战车营的编制,重新设立团级行政单位。每个团下辖五个攻坚战车队,但只负责日常行政管理,在实战中只会以队为单位部署。
这大大增加了战术灵活性,提高了效率。
靖和元年制攻坚战车队编制为:
1队部
队长座车1辆重坦,队副座车1辆中坦,监军座车1辆中坦,还有2辆越野车和4辆摩托车。
2排x3
排长座车1辆重坦,三个班共3辆重坦。
3维保排
排长座车1辆中坦,6辆摩托车、3辆履带式通用车、4辆油罐车、4辆重型拖曳车、2台中型3吨起重机。
4辎重排
两个辎重班和一个野战补充班,5辆越野车、6辆摩托车、3辆履带式通用车。
辎重排囊括了很多二线勤务人员,比如鞋匠、缝衣匠、木匠、军医;补充班则有两个后备车组,可以接替负伤的战车兵。
齐装满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