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同期的巴尔干半岛可以说是大打出手。在奥托-费尔特上将的指挥下,德军组建的J集团军群的22个步兵师、6个山地师、2个装甲师从匈牙利和奥地利的多个地方出发,同时遂行多路攻势,向南斯拉夫的纵深大举挺进。
在北边,维尔纳-蒂勒上将指挥G集团军群的20个步兵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3个装甲师从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出发,迅速突入罗马尼亚。
总参谋部可谓是杀鸡用牛刀,对巴尔干地区的行动竟投入了百万大军。
加利西亚王国几乎不战而降,德军越境以后仅几个小时就宣布放弃抵抗,两军伤亡仅数十人。
罗马尼亚王国也大抵如此,因为上层缺少坚决顽抗的意念,军队士气低落,许多部队只做象征性抵抗就投降了。
因为普洛耶什蒂油田的存在,德社与罗马尼亚的关系一直都很微妙,对后者而言,强邻在旁,岂敢放肆?
显然罗马尼亚人还是比较理智的,没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不靠谱的英国人身上。
因此二十年代至今普洛耶什蒂油田出产的原油有很大一部分都根据贸易协定优先提供给德社,罗马尼亚也不敢大力打击国内的亲德人士。
夹道欢迎的情况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德军的行军速度,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引发的混乱阻滞的时间甚至比战斗更久。
为了争取完好无损的拿下普罗耶什蒂油田,德军还出动了空降部队。一个空降猎兵连作为先遣分队,紧随其后的是一整个伞兵师。
在这期间,伦敦方面也毫不犹豫的下达指示——摧毁普罗耶什蒂油田,不能让它被利用!英军在一个月前就把第1空降师的1.3万名官兵派到了君士坦丁堡,本意是在战局不利时迅速部署到布加勒斯特,强行控制罗马尼亚国王以及上层政要,避免他们向德军投降。
现在伦敦方面又突然变卦,要求空降突袭油田,尽最大努力将之破坏——因为正米字旗老爷们担心只靠轰炸破坏的不够彻底。
好在普罗耶什蒂就在布加勒斯特以北几十公里开外,离得很近,行动方案无需彻底推翻重来。
行动代号:闹剧(OperationSlapstick)。
于是乎,洁白的伞花绽放在碧空之上,英德两支伞兵部队就这样在罗马尼亚油田不期而遇。
一场注定以“史上最乱之混战”而载入史册的战斗就此爆发——
德军在打罗军,英军到达后开始打德军,德军便调转枪口去打英军,英军一边防守一边打罗军。罗军期间又接到不要抵抗的命令,可是又不知道究竟是不打德军只打英军或是两者都不打……
德军伞兵因为绿色迷彩服而被称作绿魔、英军伞兵因为红色贝雷帽而被称作红魔,两支绝对的精锐部队围绕着普罗耶什蒂油田进行了持续一个昼夜的激战。
英军空降部队投入了少量Mk7小领主空降坦克,这些只有7.6吨的小玩意正常来说不堪一击,可是轻装上阵的德军伞兵又没有装甲载具支援,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多次进攻都因此而被打退。
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的有效射程又太近,因此费了好大劲才消弭了这些轻型空降坦克的威胁。
普罗耶什蒂油田附近并列着十二座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