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号就是其一。
他们此前已经安全执行了两次任务,都没有发生战斗,但这一次却不一样了。
“东边有动静!三点钟方向!”瞭望哨大声吼道。
只见那个方向涌动着一连串模糊的黑影,极难辨认。
时晨拿起一支霰弹枪,装入信号弹,向那个方向开了一枪。
信号弹与伞式照明弹不同,没有降落伞。大家看到弧形的橘色光迹钻入黑暗,下边的那些黑影也被照亮了一瞬。
那些黑影……正是美军鱼雷艇!爱尔科公司设计的PT-106型鱼雷艇,配备四具533㎜鱼雷发射管,极速40节。
【配图】
教材和情报提及的各种数据概念深深的烙印在时晨的心里,他曾无数次在脑海中模拟对决的场景。
雷达告警设备没有捕捉到可疑的信号,附近应该不存在鱼雷艇的天敌——驱逐舰。
护卫编队指挥官立刻下令应战,堵截来犯之敌。
美军前些天不知道明军开始进行快艇输送,直到昨天才发现,今夜果断派出同样灵活的鱼雷艇部队前来袭击。
第1、第2鱼雷艇中队总共有十一艘PT鱼雷艇参战,它们分成三股,像利爪似的猛扑过来。
“各就各位!打!”
“一定要截住他们!”
相比起大舰巨炮的恢宏对决,小不点之间的搏杀似乎更为惊心动魄——因为距离实在太近了,闪烁的火光映照下有时候甚至能看见敌人的脸!
明军鱼雷艇和炮艇连续不断地倾泻12.8㎜子弹、20.8㎜炮弹、38.4㎜炮弹,密集的火网仿佛要兜住猎物一般,在火力上轻而易举地压制了美军PT艇的双联装12.7㎜重机枪。
混战中,巽字八十八号被一连串子弹击中,两人受伤。
猝然,一发曳光弹以很小的入射角撞击海面发生跳弹,竟崩飞击中了巽字八十八号驾驶室的前挡风玻璃,弹道轨迹是一条钝角折线光痕!时晨被这景象惊诧了几秒,当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却发现敌人的火力明显减弱,纷纷掉头逃跑。
显然,意识到火力不足的美军鱼雷艇不愿硬拼到底。
明军水兵们欢呼起来,庆贺打退了来犯之敌,时晨既欣喜又懊恼——喜的是首战告捷,恼的是没有战果。
铩羽而归之后,美军鱼雷艇部队也大幅度加强了火力,乃至舍弃了鱼雷。
他们拆除发射管,艇艏加装一门T9型37㎜航空机炮,艇艉加装40㎜博福斯高射炮,另外包含原本就有的双联装12.7㎜勃朗宁高射机枪。
T9型航空机炮来自于坠毁的P-39飞蛇战斗机,起先只是水兵们的自发尝试,发现效果不错以后很快推广开来,成了太平洋地区PT鱼雷艇部队的标配。
【配图】
双方就这样开始了奇妙且独特的内卷,明军和美军甚至试图把多管火箭炮加装到鱼雷艇上。
接下来直到年末,新生的第四轻雷击支队接受了战火的洗礼,茁壮成长为老练的作战单位。
截止12月30日,四支队总计执行了18次侦察任务、43次巡逻任务、39次补给任务,取得了击沉6艘美军PT鱼雷艇、1艘LST登陆舰、2艘扫雷艇、5架飞机的不俗战果。
这样的战果对于整个集体而言值得赞许,然而作为其中一员,巽字八十八号仍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