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扣下为单发、后扳机扣下则三发齐射。
一旁的张基业一直在仔细观察着周长风的一举一动,他觉着后者不像是寻常人,从其拿枪、拆枪的熟练动作便可下结论。
在努力回忆了一下这个名字以后,他突然想到了此前曾经一连好几天都出现在报纸上的那人,该不会……
张基业的心一紧,犹豫着问道:“周先生,敢问您可是从前登报的那位?”
正端着一支勃朗宁auto-5半自动霰弹枪瞄准的周长风没有遮掩,随意的承认道:“没错,是我。”
草!
这这这…这是为何而来?
这一刻,张基业的心思从未有过的活络了起来,迅速揣测起了周某人便装到来的真实目的。
一位小有名气的中层将领,为什么要从京城便装来这里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竟然还冒不韪声称要投资?
周长风瞥了他一眼,淡淡道:“别多想,我的目的就跟之前说的一样,很单一。”
“可…您定然知道,官职在身,本人及直系不应从商。”张基业疑惑地说。
“没事,我会找其他人代名入股的。”周长风不以为意地回道。
闻言,张基业心中大喜——这话的意思是真打算投资了?
他轻轻的舒了一口气,含笑道:“若只是寻常枪支,我厂定然是造的出来的。燕京重机的六角转塔车床和万能镗床,太平钢铁厂的精制锰镍钢,工匠手艺同样娴熟无比,不知周长官有何天才构想?”
周长风笑着摆了摆手,“加工倒是其次,无非多失败些几次,总归能造出来,难的是具体的设计,你们这儿的设计者呢?”
“确实,您言之有理,那我去寻他过来?”
“好。”
少顷,两名年轻男子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一个看着约莫二十岁,腼腆而又瘦弱,手腕细得跟姑娘似的,仿佛一阵大风就能吹走。
另一个则是黑瘦黑瘦的,双手粗糙,看着相对来说要外向一点,年纪也要大些。
经过一番介绍,周长风了解到那个腼腆的瘦弱男子名曰曹少勋、闵行县立第二实务中学毕业,曾在上海陆军兵工厂工作过四年;另一人则叫王莱,松江州立第一技术中学毕业,一直在恒光公司工作。
曹少勋在兵工厂工作时额外报班,系统的学习了枪械原理,在来到恒光公司以后便开始尝试自行设计了。
王莱是他的助手,车、镗、钻功夫都极佳,而且相当机灵,跟着曹少勋也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
恒光公司的五、六型自行设计的枪支都出自他俩之手。
两个年纪轻轻的青年居然设计出了几型综合来说相当不错的手枪、猎枪?这也称得上是小有成就的才俊了。
周长风想了想,相当和善地问道:“我看你设计的作品没有自动武器,你有过这方面的想法吗?”
目光有些躲闪的曹少勋答道:“我也设计过打圆头长弹的长枪,只是不见得比现有的枪好,所以只造出了几支样枪。”
所谓的圆头长弹指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