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就复杂了啊。
慕容抒在那几秒之间,脑子飞速运转,想了很多,才开口回道:“霍掌门不仅为一方豪杰,更有君子之风,在下佩服。”他也是先用一句吹捧垫上一垫,再接着说事儿,“承您所言,既然在座的诸位皆是知情识理的英雄好汉,那在下也是真人面前不说虚言,跟大伙儿讲几句心里话……”
他到这儿也顿了顿,先环顾了一下四周,再正色朗声,娓娓言道:“想我慕容世家,起起落落,数百年的传承,虽不敢以武林栋梁自居,但这么多年来,也绝非毫无贡献……太远的就不提了,就说上一次我慕容家险遭灭门之祸,便是那五十多年前为中原武林抵御外敌‘万源宗’所致……这件事,想来在座的诸位同道也略知一二……”
慕容抒这话没毛病,在座的这些人,的确是只有一两成的人听过这事儿,且很多还是听自己的父母乃至祖父母辈的人说的,而对当年这事的具体情况,他们十成里可能也就知道个一两成吧,算是名副其实的“略知一二”了。
但……就算慕容抒把万源宗主动找他们家开刀,说得好像他们主动跳出去当中原武林第一道屏障一样,你也不可否认,他们的确是为中原武林当了回盾牌,为武林同道们争取到了一些时间和情报,且还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那次事件中,慕容抒的上一代从十来个人,死得只剩下了两个人,而且有一个还残了,当然这俩现在也都去世了,可以说慕容家直到慕容籍这代,人丁上才算缓过来一些),以至于之后四十几年都处于没落的状态。
因此,慕容抒拿这话开场,给慕容世家立一个“我们为中原武林流过血”的人设,是完全成立的。
“过去的几十年,我们慕容家固然是家道中落,但也从未怨天尤人、更没做过什么危害武林之事,直到十年前,在下与人合作,建立‘欢奕阁’,再振家业,才有了今日之局面……”
此处这段,慕容抒就很鸡贼地把他跟朝廷的文官集团如何“合作起来”的事情一笔带过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话题是绕不过去的,所以他接下来便反过来利用这个说起了事儿:“在下清楚,如今很多人认为,我们慕容世家与官场有所牵连,已不是纯粹的武林世家,在下也明白,对此我哪怕作再多解释,也无法说服所有人。
“故此,在下斗胆,希望通过承办下一届的少年英雄会,为武林再尽一次绵薄之力,以行动昭示诸位同道,我慕容家依然与大家同为这武林的一份子。”
他这调儿起得有点高,但确实是很有必要的,反正先把自己做这事的动机摆到一个旁人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道德高地上,再聊别的,就会容易不少……就算没谈下来,他也是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了,谈判,肯定不能只起高调,起完了你还是得重新落地,才能继续往前走。
因此,慕容抒的下一段话,便回到了这个“地”上:“而在下之所以将大会举办的地点定在沧州,也只因此地东临渤海、北倚京津、一马平川、四季分明……乃是一片地灵人杰、钟灵毓秀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