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好混的时候。
于是,由孙亦谐头前带路,黄东来和不动子推着车,三人顺着专门运送排泄物出宫的一条通道,来到了宫中的某处“便房”,然后他们就把车往角落里一丢,遛了。
由这个时候起,就改为了不动子带路,这不仅是因为他地图记得熟,更是因为他能感知到“龙气”所在,也就是能大致掌握皇帝此刻的方位;假如没他这能力,他们还真不好办,毕竟后宫太大了,他们也不知道皇上昨晚在哪儿过的夜,倘若抓人来问,又容易节外生枝。
如是行了片刻,三人还真就一路上都没被人拦下询问,很顺利地就来到了奉先殿附近。
这个“奉先”,跟那吕奉先可没关系,顾名思义,这儿就是大朙的皇帝们祭祀祖先的家庙。
最近不是中元节快到了吗?为了不久后要在此地举行的祭祀,朱杝今儿也是起了个大早,叫上了国师一起到现场来商议祭祀的细节。
此处得提一句,在这永泰年间的大朙,“国师”这俩字儿,可不是那种敕封上去的尊号,而是确有其职的。
此时节,大朙的“国师”,是一个比钦天监的监正还要大一级的、不以“品级”而论的特殊官职,算是在皇帝身边于某些特定事务上说得上话、且有相当话语权的人。
就比如这中元祭祀的事,皇帝就是直接找国师商议,不用再去找其他人;他俩说定之后,事情就交由国师全权操办,钦天监监正和礼部尚书也都得听国师的安排。
现如今正在职的这位国师呢,道号“烟澹子”,乃峨眉派(是道门的峨眉派,不是江湖的峨眉派正统修士,他是十年前奉师命下山来担任这个职务的。
来的时候,他五十岁,在峨眉这种道门的正统大派里,算是辈分很低、很年轻的弟子了,所以这种类似长期出差的苦差事,就落到了他头上……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到烟澹子七十岁那年,他便能回山门交差。
然后,按照道门很多年前商量好的规矩,下一任国师就得换个宗门派人去,峨眉之后就是青城、北海、蓬来……反正一个个宗门轮下去,轮到谁谁倒霉呗。
这日一早,烟澹子被皇上叫来此处,两人正聊着祭祀的事儿呢,突然就有三名不速之客由殿阁高层破窗而入,奔着朱杝就来,且在靠近时这三人就在纷纷大喊着“草民有要事启禀皇上!”
而这三位呢,也不是旁人,正是不动子、孙亦谐和黄东来。
他们的计划可谓简单粗暴,总之就是想办法先冲到皇帝面前,然后靠吼也好、说也罢,只要能让对方开始听他们说话,事情就能进行下去。
真要把这个“接近”的过程整得太复杂了,反而会增加失败的概率,且就算他们成功地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接近了皇帝,等要开口的时候,一样可能一句话就触发“护驾”的展开。
那就不如单刀直入地来吧……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三人冲到驾前十步开外之际,只见皇帝身边那位看着已经年逾古稀的老总管霎时间便像只兔子似的窜了起来,一个闪身就挡在了三人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