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359章 奥格兰独立和过度城市化

第359章 奥格兰独立和过度城市化

里奥和圣菲市位列阿根廷十大城市。

    经济相对薄弱的圣菲市受到一些新工业城市的追赶,如巴拉那市,圣米格尔市,科连特斯市,别德马市,多雷戈市,布拉托市,科罗拉多港市,圣路易斯市,胡胡伊市,萨尔塔市等。

    科尔多瓦省总人口达到330万,冶金工业、贸易和制造业,汽车、飞机制造、农田机械、冶金、化学、食品、纺织、制革发展迅速,拥有260个工业园区。

    科尔多瓦双子城圣马丁市和科尔多瓦市都是阿根廷十大城市,带动了其他城市的发展。

    阿根廷是全球最重要的移民输入地,名声很大,几乎能和美利坚相当,今年更是要创下60年代最多输入人口的一年,巴西人大量涌入阿根廷,本来想短期躲避战争,结果变成长期定居。

    尽管如此,阿根廷仍然没有太拥挤,除了少数大城市,大部分城市还是人数不多,面积和阿根廷差不多的印度人口比阿根廷多十多倍。

    其实简单想想就明白,在后世,一个2000平方公里的城市就能塞进2000万人,这其中还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没有被开发为城区,布兰卡市也就是看起来人多,分散一下并不算多的。

    去年阿根廷总和生育率达5.5,相对下降,主要是新移民增加,还有育龄人口扩大带来的影响。

    在以往几年绝大部分新移民大约有6成是男青年,大部分新移民年龄在40岁以下,特别是20-40岁占比居多,这曾导致新移民中存在一定的婚育问题,移民局不得不加大对女性移民的审批力度,保证性别平等。

    巴西内战的到来缓和了阿根廷女性人口特别是新移民中女性移民的数量,让很多新移民可以婚育,也让阿根廷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去年阿根廷出生率高达6%,平均100个阿根廷人中就有6个新生儿,一些年轻人多的村庄就更多了,位居全球前列,比很多人口大国要高得多。

    新移民的数据更高,在很多阿根廷法规里,新移民生下小孩成为重要的护身符,新生儿数量高达280万,死亡人口不超过60万。

    阿根廷穷人数量比较多,又不像后世有手机可以刷,也没钱买高价避孕套,没别的事做就造人,加上政策引导,所以都在疯狂造人,甚至某些城市为了生更多小孩,晚上故意居民区九点停电,这个奇葩的城市正是布兰卡市,引起很多城市效仿。

    城市内为了节省资源,布兰卡市大量举办集体婚礼,为了解决工人的婚姻问题,在工业园和工厂地理位置上设置动脑筋,钢铁厂旁边兴建设纺织厂,服装厂旁边建设机械厂,造船厂旁边建设制鞋厂。

    农村地区更加疯狂,因为小孩越多,意味着家里能分的地越多,不少四十多岁甚至五十岁的年轻大妈也造人,很多地方出现儿子女儿和孙子孙女同龄的情况,引起了不少报社媒体的担忧。

    因为科恩内阁的政策,阿根廷城市人口比例并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从1950年的58%降低到去年的55%,目前阿根廷农村人口已经有2400万,尽管广域市的人口增加了,但很多郊区非工业人口不再列入城市人口统计范围内。

    激进的城市化被按下暂停键,阿根廷大部分新城市是商贸型城市,工厂数量不多,要转型为工业城市并不容易,有些城市短时间人口增加几倍,但经济增长不多。

    只有一些省府,还有部分省的第二大第三大城市才具备快速发展工业的潜力,大部分城市只能老老实实去做个普通的商业贸易城,经济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单一。

    在如今的阿根廷,如果1个年轻男孩16岁还没有结婚,会被嘲笑,不得不参与各种婚姻介绍,然后结婚,女孩子合法的结婚年龄更是已经提前到14岁。

    大量的年轻人迫于压力,早早结婚,有的年轻人边上学边结婚,不少年轻女孩被迫辍学,而男的却可以继续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小孩都五六个了。

    阿根廷的特殊风气引起很多国家的关注和抨击。

    玻利维亚实现和平后,经济得到阿根廷扶持,实现了快速增长,也有样学样,人口出生率持续增长,而巴拉圭,乌拉圭两个国家也是如此,清理政敌加上移民国外,人口减少,不得不加大人口鼓励,特别是巴拉圭。

    去年和今年的大环境太适合布兰卡市发展了,出口增长对布兰卡市经济拉动大,环布兰卡城市圈都连带喝汤喝到撑。

    布兰卡市本身就是阿根廷巴西裔数量最多的城市,这次巴西内战更是吃下了超过50万的新巴西裔,这些人大多数是直接坐船过来的,大部分人相当富裕,奥托市等城市也分了不少。

    普拉里国际银行,巴伦银行在巴西大发战争财,以二成,甚至一成的价格收购移民土地,资产,提供换成阿根廷比索业务,仍然被移民人士大量争抢,低价囤积了大量奥格兰和巴西资产。

    阿根廷今年大部分城市人口都有增长,其中八成是新移民,农村人口被限制流入城市,甚至引起回流,大部分阿根廷城市无法像布兰卡市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这样提供充足的就业。

    这些城市虽然提供了廉价住房,但却没有工作岗位,科恩内阁出台一些措施,防止住宅数量泛滥,城市债务增加,限制信贷资产过度流入房产市场,用于工商业发展。

    国际石油价格继续保持稳定,三年前,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但七大石油公司仍然控制了国际市场。

    阿根廷国内的石油也是只供给国内使用,小部分出口到巴西等邻国,阿根廷三次提高国内汽油价格,才让三家石油公司活了下来,国家石油公司开启页岩油业务,南方石油公司开始发展沿海钻井,石油天然气公司主要在西部地区活动,建设天然气发电站和化工厂。

    去年阿根廷汽车销量达到了35万辆,让汽油柴油需求量增加很大。

    阿根廷本土最大的汽车厂雷顿汽车,员工数量首次突破10万,去年汽车产量达到16万辆,菲亚特型号销量下降到7万辆,正式发布自主品牌雷顿,一口气发布了5款新车,分别是面包车,小汽车和三厢车,用的发动机一样,销售价格比菲亚特低100美金,配置更加丰富,是阿根廷首款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最大功率50马力,而且比较省油。

    第二大汽车厂是圣马丁汽车,去年销量达到5.5万辆,新发布了皮卡和轿车,正式发布马丁品牌,员工数量首次达到3万人。

    迪特利亚汽车销量达到1.2万辆,罗德汽车公司6000辆、汉斯格拉顿汽车公司3000辆,巴鲁特汽车公司2000辆,其余几家本土汽车公司还没有发布新车。

    雷顿汽车工业园数量达到3个,布兰卡市成为阿根廷第一座汽车城,汽车工业区税收减免面积从200平方公里扩大到1800平方公里,汽车零部件厂家达到2286家。

    阿根廷首次对汽车工业生产设备进口实施免税,并扶持一批本土汽车工厂,零部件进口关税提升一倍,汽车工业迎来高速发展期,布兰卡市整车汽车公司数量达到了15家,拉潘帕汽车公司更名为。

    其他沿海沿河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加快了,广域市模式让他们拥有一个不错的本地市场,通过下面的区县进行吸血,快速增加实力,对于增加人口,特别是新移民,这些城市变得越来越积极。

    曾经的拉潘帕省高官拉塔的负责人卡尔顿·拉塔,如今就是科罗拉多港市长,是拉潘帕省高官的有力人选,这名官员世家出来的小伙子能力出色,在布兰卡市担任过区长,曾竞争过奥托市市长,只是遗憾落败,去到了最南边的科罗拉多港市担任市长。

    拉塔家族与圣赫塞保持了密切的联系,重要家族成员在阿根廷国内平乱战争期间无条件支持圣赫塞的军事行动,拉塔高官去世后,他庇护了这个家族。

    卡尔顿在科罗拉多港干的不错,规划合理,与南边的别德马市进行了大量的合作,如今成为沿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工业城市。

    他的二哥比尔顿·拉塔已经是丘布特省的高官,如今阿根廷取消省竞选后,不再对竞选高官人选做地区限制,省一级的负责人大多不再任用本地文官,而是选拔外地文官,任期一般不超过十年,防止形成地方独立势力。

    他的大哥洛萨·拉塔则是塔尔油脂工业集团的负责人,是拉塔家族唯一从商的人,而他的三哥伊赛尔·拉塔是农业部的一名农村技术推广厅的二把手,大姐二姐和三姐已经嫁人,小妹琳娜·拉塔在布兰卡大学上学,拉塔也算是开枝散叶了。

    还有老市长奥托的立夫家族,也是圣赫塞的有力支持者,双方绑定在一起,奥托的大儿子雷斯·立夫,是圣马丁市的招商部部长,二儿子蒙德·立夫则是布兰卡多莱化工公司负责人,是有名的年轻富豪,三儿子则在布兰卡军事指挥学院上大二,大女儿在布兰卡大学学习化学,小女儿在奥托纪念中学学习。

    其余曾支持过圣赫塞的南方家族也大多有了新发展,不过大多从事的是传统贸易,原因是新工业投资大,成效不大,特别是上一代的思路已经无法改变,但他们对下一代的教育做的很好,不少年轻人已经往理工科发展,以前他们大多数是学法律,学美术这样乱七八糟的专业。

    如今阿根廷理工科人才需求巨大,很多大家族也大量生小孩,总能选出几个有天赋的。

    而且技术官僚的比例提高很多,特别是内阁各部门,大多数与工业化有关系,什么水利,电力,核工业,石油专业更有机会被提拔起来。

    这些吃苦的理工科专业大多数是底层大学生学的,现在不少有钱人家的小孩也学,给阿根廷的科技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智力资源。

    国内铁路轨道完成统一后,运速和运力加快了不少,铁道两侧的保护栏工作也吸收了一批就业人口。>>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肌肤之亲两界倒卖:我携亿万物资养崽崽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战锤:从伊斯塔万开始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饥荒!前夫一家饿肚肠,我有系统黄金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