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王庭联盟了,那他们也自然要和大苍之中的一些势力联盟了。
之所以并不是拓跋部落,而是因为从天武院收到的消息来看,这段时间以来,拓跋部落和占据了他们西北三道的蒙古部落,交往密切。
显然,拓跋部落为了应付金帐王庭和大汉结盟一事,做出了应对措施。
而同样很显然,在他们大武和蒙古部落之间,拓跋部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大武渊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大武帝朝,这一方势力心中自有傲骨,既然对方看不上他们,他们也不至于去捧对方的臭脚。
所以,大苍之内的一些势力就成为了他们的选择。
而首选的,那自然是占据了河南道的皇甫古渊了。
其实,皇后古渊硬实力虽然强大,可近几年,却暴露出了其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的事实。
故而,在大武很多人心中,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可奈何,却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剩下的几家,宋与大武接壤,两家有历史的争端在。天师道目光短浅,对于南宫家这样的势力,就算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利用,但是,也不能够贸然去剿灭。就算是产生了这种想法,应该是做好充足的准备,谋定而后动。
然而,贸贸然的就想要剿灭人家,却遭其反噬,获得了如今这么一副局面。以天师道如今的情况,如果是选择他们的话,只怕付出太多,还不一定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回报。
至于靖王,那就是受到了天师道的波及,同样要付出太多,但却不能够得到足够的回报。
大魏!
原本的大魏,他们主要的矛盾,是来自朝堂内部之间的矛盾。
是以杨坚为代表的大司马一派,与郭龙城代表的宗室一派,相互之间的内部斗争。其下,又夹杂着诸如崔萧、蒋林这样的小派系。
原本,大魏内部的斗争,始终都是政局上的斗争,可到了如今,却已经发展成了军事上的火拼。
一切,都要从小皇帝即将亲政开始讲起!大魏最大的问题,始终都是主弱臣强的问题。就算是郭龙城为代表的宗室,皇帝面前,他们也同样是臣。
不过,以大魏皇帝的年纪,人家就算是想抢也抢不起来。
可是,皇帝的年纪不可能一直小下去,到了一定年岁的时候,准备要到了亲政的年纪。
由此,原本还压抑着的一些矛盾,在这两年,爆发的也越是激烈。
其实,郭龙城或许不算是一个绝对纯粹的忠臣,但他却也绝对没什么不轨的心思,他也确实有着扶持皇帝的想法。
只不过,就算是他,也不愿意轻易将手中的权力交出去。
手握大权太久的人,怎么舍得轻易交出自己手中的权力?而且,一旦交出自己手中的权力,不代表我仅仅只是权力,同时,还包括着自己的生死,以后很可能也不由自己做主了。
再则,朝堂内部,还有着杨坚这样的人物,对方又怎么会轻易交出自己手中的权力?而如果他贸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