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小心提防倭军水师……
基于此,陆离决定再炮轰一整天,折磨城内倭军,待正式发起进攻的第四日,安排登陆战。
兵贵神速!
杨镐主导的蔚山之战,便是明证。
深夜。
“大人。”
“我家陆总兵说,水师从午夜开始,再炮击一日,便组织狼兵与李朝士兵登陆。”
“介时,他本人将亲自率队,请您务必保证,最近一段时间不放跑任何一支倭军,以免泗川方向来援,坏了大事。”
传令兵不卑不亢。
其实,陈磷是想加上一些威胁的话,可李舜臣却将其阻止。
那天所说之话,够重了。
而刘綎被逼迫到此等程度,多说无益,他心里晓得利害。
就像投入血本的赌徒那样,这两天战死那么多嫡系,要是拿不下顺天倭城,斩杀本多忠胜,老小子绝对会发疯!
“某知。”
刘綎点点头。
先前彻底得罪死陈磷,谈不上特别棘手,只要陆离这个总兵。愿意从中斡旋一下,倒也能大事化小。
当传令兵离开中军大帐,西路军各部将领便被紧急召集,毕竟,水师那边将有大动作,担任主攻俄陆地方面必然要有所表示。
可以预见,本多忠胜的求援之路,将变得无比困难、坎坷。
“总兵大人,让我陪您上岸攻城吧。”
在西路军开会之际,目前只需放炮轰击,看似轻松的外洋水师,同样在商讨登陆作战事宜。
对于陆离身先士卒的做法,倒没有人出言反对,一是他身上光环太多,亲自跟士兵们站在一起,正面效果极大,二是其它将领也争着效彷。
陈磷,自不必提。
人家拉了这么多家乡子弟兵,从七年前就请求入朝作战,如今连儿子都带上战场了,没道理阻止。
但老将军邓子龙……
今年七十二岁了,血气衰退,终归不如年轻人,陆离不愿答应。
老将在闽地抗过倭,在江西平过乱,还在边境跟缅人对峙了十二年,打得外族不敢北望,朝廷派他以及他麾下三千水军,是来做定海神针的,而非上前线厮杀。
况且,邓子龙就是牺牲在半岛战场,让人扼腕叹息——
历史上与倭人最后一场正式战斗,以海战而告终。
此战中,李舜臣身先士卒,头部中枪,留下遗言,成为李朝在整场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同样,明朝方面也损失了一位最高级别将领,正是邓子龙。
两人齐齐倒在距离胜利最近的地方。
明、朝两国史书均记载,这位老将有廉颇遗风,证明华夏不止有赵子龙,还有他邓子龙,曾作诗:
磨就霜锋胆气雄,神光长射斗牛中。张华去后无消息,千百年来起卧龙。
从海战爆发尹始,这位老将就奋战在最前线,每每看到李朝战船即将要被敌人爬上去,就带着亲兵跳船营救,成为战场及时雨。
&nb>> --